馬術|首屆香港國際馬術盛典開鑼 港將林立信場地障礙賽奪第5名
發佈時間:09:01 2025-02-15 HKT

首屆香港國際馬術盛典,周五起一連3日在亞洲博覽館舉行,馬會馬術隊港將林立信(Patrick)及賴楨敏(Jacqueline)參加場地障礙賽,分別奪得第5名及第18名。
國際馬術盛典在英國倫敦有50多年的歷史,今年首次移師香港舉行,一連3天的盛典將舉辦多場國際馬術聯合會認證的五星級國際馬術障礙賽,吸引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32名頂尖騎手及多匹賽駒參加。
大會發言人預計3天比賽入場人數約2萬5千人,周五首天進行的開幕禮,大會安排醒獅表現,目測入場人數約6成,周五票價由$560至日$1,000元不等,周六及周日票價由$749至$1,199不等,場內亦設有包餐飲的VIP 區,由$45,000至$50,000港元不等,另設有只供入「生活村」的門票,每張$100元。
馬會主席兼中國香港馬術總會會長及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榮譽委員會主席利子厚,周五出席開幕禮時表示:「香港在國家及亞洲地區的馬術運動發展上發揮領導作用,是次盛典將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城市的馬術愛好者和運動員提供一個國際聯繫的機會。」約65匹參與馬匹於周一(2月10日)陸續從英國及比利時運抵香港,在馬會馬房助理的護送下由香港國際機場經馬會運馬車前往亞博。

周五的場地障礙賽,「大師兄」林立信(Patrick)跟馬匹Dakota以零罰分及59秒77取得第5名,只跟馬匹(Vincent 163)認識2個月的賴楨敏以8罰分及66秒31位列第18名,黎嘉怡跟馬匹(SG S Air Pilot)以8罰分及67秒44位列第20位。59歲的法籍選手博斯特(Roger Yves Bost)以零罰分及55秒44奪冠。
過去15年醉心馬術、長駐荷蘭的賴楨敏(Jacqueline)平時多在歐洲比賽,很少在香港觀眾面前亮相,她表示:「現在我多專心在荷蘭訓練年輕的馬匹,而馬匹是需要很多時間才去到高水平的比賽,有香港賽馬會的支持,我才可以用今次馬會馬匹參加浪琴的比賽,希望在香港觀眾面前有好表現。」
亞運三色獎牌得主蕭穎瑩要做亞運「六朝元老」
今 年11月未決定要去全運定亞錦賽
另外,2位星級馬術代表、包括盛裝舞步亞運「三色獎牌」得主蕭穎瑩(2018年金牌、2023年杭州亞運1銀1銅)以及2屆亞運團體銅牌何苑欣到場,跟在場香港年青馬術代表分享自己多年來奮鬥歷程。應屆杭州亞運個人賽銀牌得主的蕭穎瑩雖年屆42歲,但不言退的她已事先張揚,會爭取2026年名古屋亞運會資格,要成為馬壇首位「六朝元老」。
跟丈夫長居英國的Jacqueline特別回港支持馬術盛典,從2006年連續5年參加亞運,並於2008年雅加達一屆奪金的她說:「我希望一直代表香港參加亞運會,拿過的獎牌只會成為我爭取更好成績的動力,明年爭取第6次參加,希望往後一直累積參賽次數。」
今年11月的粵港澳全運會,由於跟泰國芭堤雅的亞洲錦標賽只相差2星期,這令Jacqueline十分頭痛。曾於2017年天津一屆奪得全運會馬術盛裝舞步個人賽銀牌的她坦言「兩難」,要馬匹在2星期內來回2地去比賽不容易,要看看馬匹的情況。
「杭州亞運拿完獎牌後,不等如停了訓練,這獎牌是我們一團人努力得來的,我一直保持每天練習,不斷尋求進步。」Jacqueline表示跟他贏得2018亞運的馬匹「馬會縱橫」因年紀大而退役了,現在仍跟2023亞運的「馬會驍騰」馬匹合作,她說:「亞運後,我跟『馬會驍騰』於去年都比過一些比賽,成績都不錯。」
說到2025年,Jacqueline最快一個比賽在6月,再慢慢部署如何應戰全運或亞錦賽,未曾參加賽亞錦賽的Jacqueline說:「我有機會只賽其中一項(全運或亞錦賽),遲一點再決定。」
何苑欣確定要爭全運及亞錦賽資格
41歲的何苑欣(Annie)是兩屆亞運團體賽銅牌(2014三項賽團體及2023盛裝舞步團體)得主,她期望能在今年11月的兩項大賽,包括粵港澳全運會及泰國亞錦賽,都能參賽,尤其亞錦賽曾給她美好回憶,她期望在「福地」再奪金。
早於2013年已奪過芭堤雅辦的亞錦賽三項賽冠軍,亦在2019年同一個比賽奪銀牌,今年再次在芭堤雅『福地』舉行,長期居於英國的Annie說:「亞錦賽對我有很不錯的回憶,希望能在今年再拿獎牌。」
Annie未曾在全運拿過牌,難怪就算2個大賽時間只相隔2星期,但她都想全部參加,她說:「全運同亞錦賽我都想去,全運我會參加『盛裝舞步』、亞錦賽會參加『三項賽』及『盛裝舞步』,因為全運會的馬不能帶去亞錦賽,因只相隔2星期,所以現在努力去找適合的馬。」
坦言未來最大目標是2028年洛杉磯奧運的Annie表示,由於自己主項還是「三項賽」,亦兼「盛裝舞步」,要兼顧多項不同的賽項,所以比賽亦比只參加一項的選手多,3月就開始在歐洲爭取11月的芭堤雅亞錦賽參賽權,Annie說:「我其中一隻馬已有亞錦賽資格,但不可能只準備一隻馬,所以會帶更多馬去比賽爭資格,萬一我那隻馬受傷,也有其他選擇。」
除了自己的主項外,Annie近年也協助殘疾馬術隊員練馬(幫殘疾選手在賽前warm-up隻馬),由2012倫敦殘奧已開始這『工作』,及後的東京殘奧及去年巴黎殘奧也協助港隊代表去熱身馬匹,她說:「很不同的感受,可以幫到殘疾代表去達成她的目標,也是很有趣的事,其實對我的練馬技術也有幫助,未來也想繼續幫他們。」
記者 徐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