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生5.2萬平買日本一戶建 大讚房屋狀態好 入住後卻列出7大弊處

更新時間:06:00 2025-09-28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9-28 HKT

日本樓價節節攀升之際,一位中國女生早前在網絡分享,自己僅用約5.2萬港元就購置了一間1,800方呎的「一戶建」,隨即引起熱議,不少網民質疑物業的真實費用及後期維護成本,更有人懷疑其抗震安全性是否合格。據她分享,該物業雖然位於北海道農村,且有逾40年樓齡,但房屋維護狀態良好;然而,她在入住後卻列出7大不建議入手日本農村一戶建的原因。

逾40年樓齡 實用面積1800呎

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公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持日本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總數約376萬人,按年增35萬人10.5%,連續3年創新高。從外籍居民的原籍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為佔比最高國家,佔23.2%,逾87萬人。旅居日本的外國人中,住在東京都的人最多,約73萬人,佔全國的19.6%。

不過,早前有一位女生卻以「HydeMax」賬號在YouTube上分享其在日本北海道農村置業的經歷。根據影片顯示,該房屋建於1980年,佔地面積為4,251方呎,房屋實用面積則約1,800方呎,樓價僅70萬日圓(約3.7萬港元),各項手續費包括稅費、登記費用及中介費總共約28.7萬日圓(約1.5萬港元),即合共98.7萬日圓,折合約5.2萬港元。

房屋狀態良好 前業主態度負責

根據她介紹,該房屋朝南,白天陽光充足,大部分區域採光良好,不過浴室較昏暗,日後打算改造。客廳及睡房保留日式榻榻米及和室推拉門設計,大部分家電和傢俬較新淨,沒有明顯損壞痕跡。

除了稱讚房屋狀態良好之外,她亦大讚前業主的負責態度。她表示,前業主在交樓前修補了門口鬆動的台階,還更換了故障的熱水器,更細心交代冬天氣溫會下降到零下14度,要排空水管防凍裂,又提醒她「垃圾扔哪裡,暖爐怎麼用」等細節,還貼心承諾3個月內出現重大漏水可找他解決。

即睇北海道農場「一戶建」:

網民質疑維護成本比樓價高

影片一經發布隨即引起網民熱議,部分人認為該房屋很便宜,看起來很乾淨;另一部分人則質疑價錢過於便宜,應該有陷阱,又表示日後房屋稅費及維護成本或許比樓價還貴,「房子5萬元買,每年輕輕鬆鬆10萬、8萬元維護。」又有網民指出,鄉下人少,生活不方便,北海道冬天很寒冷,「房子要整理不容易,找得到工作嗎,沒工作不要住在日本北海道。」

另有同樣在鄉村購置一戶建的網民向她建議,「如果冬季不在,一定要找水喉匠做全屋水管排水,包括熱水爐和坐廁。水管及熱水爐內管結冰爆裂,損失會很大。」

逐一回應網民質疑及反駁

針對房屋稅費、鏟雪及暖氣費用等維護成本或許會比樓價高的質疑,她逐一在影片中回應。首先是稅費方面,在日本購置房屋需每年繳納固定資產稅及都市稅,其繳納金額按照政府每3年評估的資產價值計算,目前其所購置的物業土地加房屋估價為363萬日圓,按照介乎1%至2%的稅率計算,實際須繳納稅金為4.62萬日圓(約2,400港元)。

關於鏟雪及暖氣費問題,她認為鏟雪可自行操作,惟找工人鏟雪收費和暖氣費的標準尚不明確。至於有網民提及須另繳納「修繕積立金」,她表示此實為公寓業主繳費項目,一戶建業主無需繳納。

此外,有網民擔憂該物業安全性問題,她直言物業樓齡大,並不符合新耐震基準,但由於是一戶建,萬一發生地震,從落地窗跳出逃生較方便。而屋頂因暖氣及排水管有加熱功能,可融化部分積雪,不易造成坍塌。

入住後呼籲不要購買農村一戶建

不過,她入住後發布了影片呼籲大家不要購買日本農村的一戶建,更羅列以下7大原因勸退有意入手的買家:

第一,沒有投資價值。這類農村房產沒有升值潛力,不適合作為投資工具,主要是供自住使用,雖然並非完全無法轉售,但扣除各種費用後幾乎無利可圖。

第二,無助獲得居留權。購買日本房產與獲得長期簽證完全無關,不會因此獲得居留便利。

第三,經營民宿不切實際。需要特定類型的長期簽證才能經營民宿,並需要長期在日本管理,惟農村地區客源不足,管理公司在鄉下更難尋。

第四,翻新與維護成本高。便宜的鄉村房屋通常很舊,需要大量翻新,而日本人工費極高,例如浴室翻新可能與房價相當,但自己動手維修非常辛苦,水電煤等基本費用即使不住也需支付。

第五,語言障礙。不懂日語很難在日本農村生活,例如日常生活問題,如維修、服務預約難以解決,而農村地區很難找到會中文的服務。

第六,融入當地比想像中難。即使會日語也難以融入當地社會,跨文化交流和建立深厚關係比想像中困難。

第七,其他生活不便。例如蟲子多、隔音差,房屋還可能存在安全問題,亦需要除草維護等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