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逼近 水位或超山竹 杏花邨、鴨脷洲等7住宅區風險高 當局列26個低窪當風黑點
發佈時間:06:00 2025-09-23 HKT

【打風/颱風/天文台/樺加沙/Ragasa】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天文台昨晚(22日)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預料今日(23日)天氣開始急速轉壞。天文台一連數日起已預告樺加沙帶來的風暴潮水位與2018年颱風山竹相若。土木工程拓展署曾識別出26個較高風險的沿岸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包括杏花邨、海怡半島、元朗市中心等等,並表示暴風天氣有機會對該區公眾安全構成潛在的威脅。除了26個較高風險地區之外,綜合過往報道,本文亦盤點本港7大易水浸、易受強風破壞的地區,幫助公眾提前預防,做好防護措施。
相關文章:樺加沙恐重演山竹家居慘劇 防範窗口冷氣機遭吹入屋 專家教應急方案
26個較高風險沿岸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
2022年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究報告指出,該26個較高風險的住宅地區分別是,沙頭角市、吉澳漁民村、元朗西北部沿岸低窪地區、元朗中部低窪地區、大埔墟、大埔三門仔新村、馬鞍山渡頭灣村、西貢市中心及對面海、屯門嘉和里、大欖聯安新村、深井新村、西貢南圍、東涌灣、大澳、梅窩、坪洲西部、大嶼山長沙下村、長洲西地區、堅尼地城西營盤及上環、將軍澳南、鯉魚門、杏花邨、海怡半島、石澳村、南丫島榕樹灣、以及赤柱。

盤點須防風防水7大地區
每逢有強颱風來襲,不乏有報道記載各區受破壞的實況,在上述26個地區名單中,還有大型住宅屋苑身影。以下內容將綜合過往報道,盤點7大打風易現水浸或受破壞的當風及低窪地區,幫助所在地區的讀者提早預防,做好防風防水的措施。
1. 杏花邨
首先,位於港島東的杏花邨為每年新聞焦點,每當有惡劣天氣,該屋苑不僅會出現水浸,甚至有設施被破壞的情況。例如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襲港時,海水沖至該屋苑部分座數的升降機槽、電錶房,令升降機被停用、住宅更出現停水停電,而海水亦倒灌至停車場,車輛被浸至沒頂。
在今次「樺加沙」來襲前,本報有記者走訪發現,杏花邨部分住戶已在床邊貼上「X」型膠紙防風。屋苑每棟大樓前,亦配備了約80cm高的鋁製擋水板;地下停車場內,配備有沙袋等防水裝備,地底升降機門前亦安裝了擋水板等。另外,在柴灣環翠邨地下停車場,停車場上方已配備L型擋水板及沙袋等,停車場內的水渠內,已放置了小型抽水機,另亦有較大型的抽水機備用。
2. 鴨脷洲
位於鴨脷洲的海怡半島亦在土拓署榜上有名,2017年「天鴿」吹襲時,海怡半島有海堤設備被海浪損毀,海水湧出成噴泉。至於2018年「山竹」期間,海怡半島停車場被海水灌入,車輛被淹浸,海水還侵襲靠近海濱長廊座數的單位,浪花達10樓之高,直接拍打住宅窗戶。
3. 將軍澳南
將軍澳南屬於26個較高風險的住宅地區之一,在早前黑雨期間,將軍澳敬賢里停車場有逾20輛汽車被水淹浸,部份更浸至半架車身高度。除此之外,同區日出康城每逢打風、暴雨季節,不時也出現水浸,甚至傳出玻璃窗被吹破的情況。在「蘇拉」吹襲時,有緻藍天以及領都的住戶家中玻璃杯強風吹爆。
4. 小西灣
在2012年颱風「韋森特」懸掛十號風球期間,在小西灣的藍灣半島有住戶反映,睡房玻璃窗爆裂,露出大洞。另有住戶引述管理處表示,這並非單一事件,有四十多戶遇到同樣情況。之後在「山竹」來襲期間,該屋苑仍有玻璃窗被吹爛,而附近的海濱公園和運動場設施亦被強風嚴重損毀。
5. 龍珠島
龍珠島四面環海,建滿別墅,全島僅靠一條行車橋連接屯門黃金海岸。每逢掛起八號、十號風球,該島總出現驚濤駭浪、洪水淹過行車橋的驚心畫面。在颱風「天鴿」襲港期間,有居民駕駛私家車,硬闖被海水淹沒的行車橋,過程驚險,有乘客一度要求折返,但司機堅持繼續前進,最後成功駛過,當時被網民戲稱為「摩西過紅海」。
6. 鯉魚門三家村
近年該區有不少新盤落成,更以海景作為賣點,但由於位處「打風熱點」鯉魚門三家村附近,若懸掛八號及以上強風信號,受影響的機會較高。回顧往年打風時的三家村,颱風來到幾乎都會造成水浸,海水會湧入低窪地區,導致商戶和住宅受影響。
7. 馬灣
珀麗灣是馬灣唯一的大型屋苑,靠近青馬大橋,臨海前方沒有大樓遮蔽,部分樓宇容易受到強風直吹。不過,根據土拓署研究,馬灣並不列入被識別的高風險地區,而颱風暴雨期間有關珀麗灣受災的報道亦較少。然而,由於出入馬灣須依賴渡輪及特定巴士路線,在惡劣天氣下,交通工具的班次縮減、暫停,會形成入島困難,住戶有機會難進難出。
相關文章:
颱風樺加沙|9大必做家居防風措施 冷氣機易成滲水位 專家教路用一物急救 附消防處爆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