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滙李根興終止11連蝕沽 放售金馬倫道舖帳賺6% 料扣除使費平手離場「今個月重新入市」
發佈時間:10:59 2025-09-08 HKT

過去三個月蝕沽逾10個舖位的盛滙商舖基金,最新以6,680萬元,沽出尖沙咀金馬倫道舖位,帳面升值約6%,預計扣除使費平手離場。該基金創辦人李根興回覆《星島頭條》表示,今年基金已沽出12間舖,套現2.3億,距離目標3億不遠,今個月也會重新入市買舖。
內地投資移民客接貨
上述舖位為尖沙咀金馬倫道17號A及B舖,物業面積約1.950平方呎,以6,680萬元沽出,成交呎價約3.4萬元。上址現由麵家及飲品店租用,月租合共約24萬元。該舖屬尖沙咀金馬倫道正中地段,人流頗旺,至於新買家為內地投資移民客,回報率約4.3厘。


該基金於去年2月,以6,300萬元向「小巴大王」馬亞木或相關人士購入地舖,作價6,300萬,其後曾以分拆兩舖放售,合共約9,000萬元,如今減價沽貨,持貨一年半,帳面獲利約380萬元,升值6%。不過,若扣除印花稅及佣金等使費,預計實際上僅平手離場。
盛匯商舖今年加快沽貨,惟大部分要蝕讓,最近一宗為以640萬元沽出大角咀合群街2至16號中原樓地下D12A舖。基金於2021年7月以1,150萬元購入上址,當時連每月4萬元餐廳租約購入。資料顯示,盛滙商舖基金買入舖位後即以1950萬元再放售,去年底已減至1100萬元,今年中進一步降至750萬元,最後以640萬元易手,累積降價1,310萬元或約67.2%。
盛滙李根興近月蝕讓個案:
舖位 | 作價(萬元) | 購入價(萬元) | 月/年 | 蝕讓幅度(%) | 租客 |
大角咀合群街2至16號中原樓地下D12A舖 | 640 | 1150萬 | 2021年7月 | 67.2 | 餐廳 |
筲箕灣道180號地下2號舖 | 2010 | 2500 | 2023年9月 | 20 | 五金店 |
尖沙咀堪富利士道地下R號舖 | 1730 | 2000 | 2023年6月 | 13.5 | 茶飲店 |
佐敦吳松街126號 | 1868 | 2750 | 2022年9月 | 32 | 按摩店 |
西營盤水街東利大廈地下B1舖 | 1560 | 2450 | 2022年9月 | 36 | 茶餐廳 |
新蒲崗衍慶街9-19A號地下5號舖 | 1340 | 2100 | 2021年10月 | 36 | 粥店 |
筲箕灣道180號地下1號舖 | 2180 | 2500 | 2023年9月 | 12.8 | 鮮油超市 |
半山般咸道59-61號地下D號舖 | 680 | 830 | 2023年7月 | 18 | 茶飲店 |
土瓜灣浙江街31號舖 | 1398 | 1647 | 2022年5月 | 16.5 | 家品店 |
新蒲崗爵祿街116-118號裕富大廈地下01B號舖 | 650 | 1150 | 2019年7月 | 43.5 | 熱狗店 |
上環禧利街23號地下 | 2150 | 2800 | 2023年12月 | 23 | 中式麵店 |
李根興:連環沽舖並非銀行Call Loan
李根興早前向《星島頭條》解釋大規模賣舖行動,稱沽貨是面對現實的決定,今年下半年將繼續賣舖,目標賣出2億至3億元舖位,「暫時沽了10間,套現1.56億元,完成一半目標,預計未來10多間舖亦會蝕讓。」他表示,投資從來沒有百戰百勝,在市況差時商舖基金同樣面對壓力,因此要做好管理人角色,才能向投資者交代。

另一方面,李根興重申今次沽舖行動並非外界所言的銀行Call loan或逼倉,而是為投資者贖回資金,「我們要向投資者負責,市差時若有投資者想退場,基金就會幫助他們盡快套現,並將資金重新投放到更有潛力的項目上。」
面對舖價及租金受壓,李根興反而覺得是入市最佳時機,「始終舖有基本價值, 當全世界都覺得悲觀睇淡,自然多機會買入平貨。」他續指,基金目標是收購1,000間香港街舖,「從正面地看,以前買1,000間需要300億元,現在只需要150億元,目標是近了」。他本人亦計劃在年底前再度入市,預算1億至2億元買入新舖位,為未來市場回升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李根興力撐舖市感孤單 「好似得返我抱希望」 年底前擬斥逾億再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