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住宅樓價之四大關鍵政策|鄒廣榮
發佈時間:06:00 2025-09-02 HKT

政府房策明顯有變化,賣地計劃減少住宅地供應,每季僅推1幅地皮應市,會否有助市場上貨尾庫存減少?發展商新盤定價如何?
政府近期調整賣地政策,明顯有意減少住宅土地供應以緩解樓價下跌趨勢。然而,此舉對樓價的影響可能有限,因為政府提供的住宅土地僅是整體供應的一部分。其他來源包括通過改變土地用途(例如農地補地價後轉為住宅用地)來增加供應。事實上,影響住宅樓價的政策不僅限於土地供應,目前還有四大關鍵因素:
1. 人口政策
政府的「搶人才」政策持續增加本地人口,進而推高住宅需求。此外,香港正發展為國際教育中心,吸引大量外來學生就讀本科或研究生課程。這些學生雖屬流動人口,但每年新增的學生加上部分畢業生留港工作,長期累積將顯著增加住房需求。
•本科生:非本地生限額由20%放寬至40%,預計每年新增約5,000至6,000名學生,四年累計近20,000人。
•研究生:增幅更大,保守估計每年超過10,000名,且數字持續上升。
儘管政府推動改建酒店和商廈為學生宿舍,但合適的物業有限且改造成本高昂,短期內難以完全滿足需求。

2. 印花稅政策
政府取消所有需求管理印花稅(包括買家印花稅)後,樓市交易趨於活躍,但尚未出現大幅上漲。其中,買家印花稅的取消影響深遠,使香港樓市需求不再局限於本地居民,而是擴展至外來投資者。若內地經濟回暖,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香港樓市,潛在需求難以估量。此外,若「港樓通」計劃落實,將進一步提振樓價。
3. 貨幣政策
由於聯繫匯率制度,香港利率跟隨美國走勢,但政府可在7.75至7.85的匯率區間內有限度調節貨幣供應。當前政策傾向維持利率於弱方保證(7.85)水平,以減輕加息壓力。長遠而言,美國利率走向仍是關鍵。若特朗普上任後推動減息,香港利率亦將跟隨,為樓市提供支持。
4. 發展商庫存與市場競爭
發展商面臨高庫存壓力,需通過減價促銷來消化存量。其競爭不僅來自其他開發商,還包括二手市場。然而,一手樓盤因定價靈活、條例保障買家權益,以及省去二手市場的繁瑣程序,對外來買家更具吸引力。因此,發展商傾向以略低於二手市場的價格推盤,目標客戶包括本地及外來投資者。
綜合分析
•負面因素:發展商高庫存、大灣區融合抑制工資增長、中美關係對經濟的潛在衝擊。
•正面因素:外來人口增加、印花稅取消、未來利率下行趨勢。
整體而言,儘管存在庫存壓力,但多項利好政策足以吸收過剩供應,預計未來幾年樓價將趨於穩定,大幅下跌風險較低。
鄒廣榮教授
香港大學
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

以綠建策略引領北部都會區高質發展 從招商引資到氣候韌性|張天祥

相關文章:以北都驅動香港可持續發展|凌嘉勤

相關文章:北都未來之城創新機遇 拓新思維建新產業佈局|梁志堅

房地產專家雲集 共商北都新機遇 | 星島房地產發展動向論壇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