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同業拆息回升 無阻樓市升勢|張子存

更新時間:14:50 2025-08-25 HKT
發佈時間:14:50 2025-08-25 HKT

近期,由於銀行體系結餘回落,港元拆息(HIBOR)上揚,按揭息率相應上升,供樓利率重上3.5%的封頂水平,市場早前受惠的超低息環境暫告一段落。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儘管拆息回升,市場仍預期年底前美國有機會多次減息,而本港銀行亦有望下調最優惠利率(P),減輕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

多項利好因素支持樓市

雖然息口走勢是影響樓市的因素之一,但並非唯一因素;股市表現、經濟環境及市場供應同樣是樓市的關鍵。

事實上,目前租金已創新高,樓價亦趨於穩定,並高於去年底水平,有重拾升軌之勢。以「美聯樓價指數」為例,樓價自2022年起已連續3年下跌,隨着樓價從高位回落,吸引力增強,促使不少用家加快入市尋覓筍盤。

今年一手成交活躍

另外,本港股市方面,以2025年截至8月22日港股收市計,恒指較去年底有約26%的升幅,而「美聯樓價指數」本年迄今亦較去年底上升約0.62%。

根據過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的數據分析,恒指有4年錄得升幅,其中3年樓價同樣向上。雖然去年出現股升樓跌的情況,但今年樓價走勢向好,估計全年恒指與樓價同時上升的機會頗大。

事實上,今年樓市需求表現理想,一手成交尤其活躍。今年首七個月,全新住宅項目共有27個,涉及單位9309伙,分別佔去年全年約57%及62%,反映發展商積極推盤以滿足市場需求。單位售出率亦由去年的57.8%升至64.2%。

更值得留意的是,近年新盤市場持續出現的「負溢價」現象,隨着樓市需求增加,發展商對新盤的折讓幅度亦有所收窄。

市場不僅迅速吸納全新樓盤,餘貨盤的銷售亦表現理想。截至7月份,累積貨尾量約20239個,按月下跌約3.2%,更連跌6個月,創2023年8月後的兩年新低。

市場逐步消化一手供應

若以三項一手私宅供應數據(包括熟地單位、建築中未售單位及現樓貨尾單位)計算,未來3至4年供應數字於第二季錄得約101000伙,連跌五季,累計減少近一成,創11季新低。由於賣地減少、新盤熱銷,在「入少出多」的帶動下,一手供應將逐步減少。

樓價從高位回落,私人物業的家庭月入中位數上升,令供樓負擔比率從高位回落,加上租金持續攀升——美聯「租金走勢圖」於7月創歷史新高——「供平過租」的趨勢刺激「租轉買」成交。

在各種利好因素支持下,預計今年樓市將呈現價量齊升的格局。

張子存

美聯住宅部

營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