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夾錢短炒馬鞍山樓 半年速賺百萬 拆解合資買樓四大風險 提防業權糾紛

更新時間:06:00 2025-08-21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8-21 HKT

本港樓價高,不少買家以「夾錢買樓」分擔首期與供款,藉合資提升選擇與議價空間。雖然看似回報可觀,但所謂「夾錢買樓」背後涉及稅務、法律及資金分配等多重風險,亦最好事先訂明業權分配、賣樓條件及按揭等,以免日後產生糾紛。

扣除雜費後每人獲分逾20萬

「夾錢買樓」在本港頗常見,市傳上月有四名地產代理合資購入馬鞍山迎海.星灣一個兩房單位,僅持貨半年,便成功轉手帳面獲利逾百萬元,收益分成後料每名可賺取約21萬元。

資料顯示,迎海.星灣19座低層F室,面積523方呎,兩房間隔。今年1月以500萬元成交,由四名代理合資購入。上月該單位成功以608萬元轉售,呎價達11,625元。計算下,物業短期升值108萬元或21.6%。

不過,若細算每位投資者的實際得益,情況並沒有表面般吸引。由於單位乃以多人合資方式購入及持有,成功轉售後,收益需要分成。再扣除印花稅、律師費、銀行按揭利息及代理佣金,每名持份者實際賺取的利潤,估計約21.4萬元。

分清業權分配

所謂「夾錢買樓」,一般指兩人或以上共同出資購入同一物業,按出資比例共同持有。夾錢買樓要留意業權問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聯權共有」(Joint Tenancy),俗稱「長命契」。如果其中一人去世,其他人可自動繼承去世人士的物業權益,較適合夫婦採用。

另一種是「分權共有」(Tenancy in Common),適合幾個人夾錢置業,各方在業權上按事先協商比例登記,例如協議好某方佔八成、另一方佔兩成,操作上最為簡單直接,後人就可以各自繼承業權。

樓市下跌風險須考慮

合資買樓有四大事項要注意。首先,建議業主之間應簽訂書面協議,清楚列明出資比例、日後供樓責任、租金分配、退出安排以及單位出售時的分紅方式。這樣即使日後其中一方出現財務困難或意見分歧,亦有章可循,減少爭執。

第二,在申請按揭時,在涉合資購入時,須先了解銀行批核條件,包括入息審查、持份比例及按揭人數上限等。否則,出現批核不順或其中一位申請人信貸有瑕疵,可能會影響按揭進度。

第三,若多人共同買樓,亦要顧及稅務申報問題。除租金收入需要報稅,應按照法定持有比例納稅,以免日後涉及逃稅風險。

最後,「夾錢買樓」模式在大市上升時或能乘勢獲利,但一旦樓市轉向,下跌風險亦同比例分擔,每位共有人難以避免。因此不要只看到「人人有份」的表面吸引力,更要衡量風險與回報,慎防因短視投資或制度漏洞,小心得不償失。

相關新聞:
 
女方父母出首期助買樓 男方應否落名?專家教一個方法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