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聯席CEO郭曉濤「空降」 平安好醫生業務不再「平安」
發佈時間:20:00 2025-10-10 HKT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平安系再度迎來人事大換防。
《星島》見習記者 黃冬艷 廣州報道
10月7日晚間,平安集團旗下平安好醫生(1833)公告宣布,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的李斗因個人工作安排辭任全部職位,同時,平安集團聯席CEO郭曉濤接任董事會主席,前58同城聯席總裁、百度資深副總裁何明科則出任CEO,即日起生效。
換帥如換刀。算上此次更替,成立11年來,平安好醫生已先後有過四位一把手,從最初的C端用戶「跑馬圈地」,到「去C端化」再到「醫險協同」,每次人事換防後,這家互聯網醫療健康企業的戰略調整都尤為明顯。
今年8月底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才強調「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並行的大戰略,平安好醫生便緊接著換帥,平安集團聯席CEO郭曉濤直接擔任董事會主席,受重視程度顯而易見。
扭虧功臣「激流勇退」
對於李斗的辭任,外界普遍意外。
從2023年10月,李斗走馬上任,短短兩年間,李斗就改變了平安好醫生成立以來持續虧損的局面:在2023年營收下滑逾兩成、虧損2.4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情況下,2024年平安好醫生實現首次盈利,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更是翻倍增長,並帶動資本市場估值修復,於諸多證券機構的研報預測中,業績及估值均有持續走高的態勢。
與前兩任一把手均因業績未達預期而被替換相比,如今李斗無疑屬於「激流勇退」,資本市場對此給予的反應亦是略顯質疑。10月8日,平安好醫生股價微跌0.28%,國慶假期後第一個工作日的10月9日繼續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3%。

從履歷來看,1976年出生的李斗曾擔任瑪氏箭牌糖果(中國)的銷售副總裁及中國區需求經理,2020年才加入平安集團,歷任平安人壽董事長特別助理、平安健康非執行董事等職務,曾推動平安人壽的「健康+」業務模式發展及多個服務場景落地;2023年開始出任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擁有醫藥、快消、保險、養老等多個領域的經驗。
李斗辭任的原因,平安好醫生在公告中僅一句「個人工作安排」的表述,且強調此次調整不會影響公司正常運營,並未有更多細節披露,未來是否會調任平安系其他平台,目前亦尚未可知。有行業觀點認為,李斗的辭任或涉及平安集團內部戰略調整或高管輪崗。
《星島》記者曾就此嘗試聯繫平安好醫生方面,希望獲得更多的人事調整及相應的戰略變動情況,對方回覆稱公司此次人事變動的相關信息,以公司公告為準。
資料顯示,曾由李斗兼任的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崗位,將一分為二,由郭曉濤、何明科分別接任。
新董事會主席為53歲的郭曉濤,現為平安集團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副總經理,亦是平安好醫生非執行董事。郭曉濤加入平安前,曾任波士頓諮詢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韋萊韜悅資本市場業務全球聯席首席執行官等職。2019年加入平安集團後,在北大醫療、平安銀行、平安產險、平安人壽、壹帳通等多個平安系重要子公司中均有高層管理經驗。
平安好醫生方面表示,郭曉濤長期在平安集團及國際頂級顧問公司任職,擁有豐富的大型金融、醫療集團戰略轉型升級、數字化運營及改革、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深厚經驗。
接任平安好醫生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的何明科,則為外部空降兵。據了解,46歲的何明科先後擔任過波士頓諮詢公司資深顧問、軟銀賽富投資副總裁、58同城聯席總裁、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等職,在互聯網、大健康領域有深刻認知和豐富實戰經驗,有望幫助平安好醫生推進醫療AI場景化落地,進一步推進公司商業化戰略。
四度換帥 業務搖擺
平安好醫生成立於2014年11月,2018年5月於港交所掛牌上市,被定位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醫療養老」戰略協同的核心公司。得益於平安集團這棵「大樹」的資源和資金庇護,平安好醫生是最早一批互聯網醫療企業中少數成功殺出重圍並成功上市的一家。
成立之初,平安好醫生由出身阿里的王濤創立,走的也是如京東健康、阿里健康、春雨醫生等平台一樣的互聯網醫療平台「賣藥」路數,先通過免費或低價的線上問診等服務積累C端客戶,再借此銷售藥品、保健品等獲得收入和利潤。
但這樣基於燒錢的「跑馬圈地」雖能搶奪流量,盈利問題卻始終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即便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兩大巨頭,也是2021年前後多番調整,打通線上線下業務閉環才實現扭虧為盈。
相比本身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京東和阿里,平安好醫生要繼續走「賣藥」的路顯然競爭優勢較弱。有媒體統計數據顯示,王濤任職的2014—2020年六年間,平安好醫生累計虧損超47億元,核心的在線醫療業務始終未能突破營收規模瓶頸。
因此,2020年王濤因履行管理職責未達預期而被免職,平安好醫生第二位掌舵者方蔚豪走馬上任,開始將公司戰略從C端全面轉向B端的企業用戶,意在與平安集團旗下的保險、金融業務進行深度協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但方蔚豪也僅在任三年,同樣因為公司經營管理未達預期而在2023年10月隱退,其2020年接任之時,平安好醫生市值已至千億港元以上,但2023年10月總市值已跌至200億港元以下,一度淪為平安系各子公司的醫療健康服務商,外部客戶數量並未有大的突破。

第三位掌舵者李斗便是基於此背景,帶著平安集團高層的任務接手平安好醫生,隨即開始大刀闊斧的內部人員優化、戰略調整、業務改革,提出「醫險協同」戰略,聚焦數字化和智能化運營,開拓平安集團以外的客戶需求。
改革效果亦是顯而易見的,2024年平安好醫生便首次實現了盈利,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5%至25億元,歸母淨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136.8%。
隨著李斗辭任,一二把手再度更替,平安好醫生接下來會有哪些戰略上的調整和轉向,將為市場關注。
有投資者指出,基於何明科的互聯網醫療產品商業化經驗背景,平安好醫生此番換帥,背後進一步開放平台,通過企業客戶拓展降低集團輸血依賴的意味十分明顯。遠期來看,擺脫平安系的路徑依賴無疑是利好,但短期影響仍需要觀察。
不過《星島》記者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與平安集團各子公司的關聯交易比重仍較大,其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交易中,僅平安壽險的交易額就達3.91億元、平安產險1.46億元。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曾在2025年中報中表示,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來危機感最強、戰略推進最深入、服務升級力度最大的一年。面對機遇與挑戰,中國平安將聚焦綜合金融主業,深化醫療、養老服務。
具體到平安好醫生層面,將主要體現在全場景、全週期、全生態的AI醫療產品矩陣中,通過整合優質醫療養老服務資源,打造「到線、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務網絡,規模效應帶來服務性價比提升和成本節約。
在2025年中報中,平安好醫生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平安集團的協同,賦能集團綜合金融主業,持續提升平安集團旗下近2.45億金融客戶的滲透,同時打造「商業保險+健康保障委託+醫療健康服務」的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