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推AR+VR遊戲助弱勢群體 SEN學生更專注學習 老人可訓練肌肉
發佈時間:06:00 2025-08-29 HKT

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及重視平等的社會,但不少弱勢群體仍常常被忽視,除了老齡化日益嚴重之外,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佔比近年也有上升趨勢。AR/VR科技社會企業AESIR創辦人陳浩升看到這些弱勢群體的需求後,選擇放棄瑞典的工作及回港創業,嘗試以設計遊戲的方式,給有特別需要的人群提供針對性訓練,並發現這些遊戲不只適合小朋友,老人家也可以使用。
本港SEN學生佔比逾一成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最新數據統計,在2023/24年度,全港就讀於本地官立或資助學校的學齡兒童總數逾51萬人,當中確診SEN學生人數為64,220人,佔比逾一成。陳浩升亦指出,在全球1,000多萬學生中,有100多萬名都是有特殊教育需要,如何能做到個性化教學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根據這個想法,他們起初開發AR互動遊戲書,通過故事形式幫助SEN學生學習;後來設計了各種AR/VR遊戲,以幫助孤獨症、多動症或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例如多動症的學生專注力不足,利用體育遊戲就能釋放多巴胺,讓他們大腦多些氧氣,使其學習更專注;此外,利用紅外線傳感技術研發復康體感遊戲,亦可讓有SEN的小孩學習日常生活知識。
拓展至老人家 已推幾百款產品
陳浩升其後與一些公益組織交談時,發現這些遊戲也適合老人家,且其帶動的社會影響力或許更大。他感慨道,現時的家庭對老人的投入較少,很多老人也希望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下一代,「我覺得老人家都不愛自己」,但他想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懷,並因此設計了多款訓練肌肉的VR遊戲。
截至目前為止,他已記不清推出了多少款遊戲,但每個月都會推出至少3款遊戲,到現在已經做了十年,「至少應有幾百款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款遊戲,是在疫情期間針對兒科開發的哮喘病App。
他指出,類固醇是哮喘病患者最有效的一種藥,但若吃多會產生情緒問題;若不按時吃藥又會有生命危險,於是他們開發一款遊戲,讓家長鼓勵孩子每日記錄用藥,醫生亦可通過App知道小朋友情況如何,並配送藥物至家門口,減少疫情期間每周需去醫院覆診的麻煩。
創辦人棄瑞典工作 回港創業
回想創業過程,陳浩升在大學畢業後,曾在瑞典從事了3年的IT工作,而這段經歷也滋生了其創業想法。在瑞典生活時,他發現歐洲比較有人文關懷,且瑞典社會更尊重平等,會關注不同需要的人士;也因此開始思考「為何香港的教育制度」缺乏一些平等概念,「總有一批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本身可能就有一些限制」,所以其創業最初的願景,便希望通過遊戲,給有不同需求的人帶來更公平的教育機會。
幸運的是,他不必裸辭創業,因為瑞典公司給了他一個可以邊打工、邊創業的offer。回國之後,陳浩升開始尋找合作機會,但一直碰壁,直到一次路演遇到了一個有教育心理學科背景的創業者,碰巧他有相關背景的朋友認可項目,「那時覺得給我開了第一扇門」,當時花了大約3個月。
事實上,他也給自己設置了最長1年的時間期限,「如果我甚麼事情都幹不了,就可以放棄,去打工了。」他稱在瑞典打工時,也儲蓄了大概3年的生活費用,足夠自己花1年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
「與投資者分手」是常見事
在創業過程中,陳浩升受過多次打擊,譬如曾經同客戶演講後很有信心可以成功合作,但卻被拒絕,「那天晚上我真的肚子痛,差點去醫院了,我發現這個事對我自己心裏的壓力是挺大的」。因此,他認為創業者一定要有一個信任的朋友圈,可以互相鼓勵及理解。
此外,拉不到投資是件難事,而「與投資者分手」也很常見。他指自己的本業是做特殊教育的復康,但很多投資者的想法是如何能一下子做大做強,「我覺得不應該只追求數字上的意義」。他希望所做的遊戲是真的在做訓練,如果只追求遊戲本身,便與市面上已存在的遊戲沒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