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瓶變炸彈|飛撞「嵌入牆壁」 原因竟是放了這些食材|有片
發佈時間:07:45 2025-11-22 HKT
天氣轉冷,不少民眾習慣使用保溫杯(也稱為保溫壺、保溫瓶)泡紅棗、枸杞、養生茶或熱飲,但看似安全便利的保溫杯,若使用不當,竟可能成為「計時炸彈」。內地近期多宗事故顯示,密封狀態下的保溫杯在發酵、加熱或化學反應下,可能瞬間爆開,造成危險。近日,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安全提示,使用保溫杯時應注意避免在密閉條件下長時間盛放某些易發酵或產氣食材,否則可能因氣壓驟增導致杯蓋爆開,造成意外傷害。
瓶蓋擊傷 女孩右眼球破裂
內地網上「保溫杯爆炸」的發帖並不鮮見,全國多地都曾發生過相似案例。這些案例中,有的當事人裝入了沸水,有的裝入了除垢劑及熱水,還有的裝入了泡騰片及熱水。從網上發布的影片可見,保溫杯被搖晃後,在打開蓋子的一瞬間發生了爆炸,瓶蓋被猛烈彈出,有人被濺出的熱水燙傷了手。更有甚者,被飛出的瓶蓋擊傷了眼睛:福建福州一女孩在保溫杯裡泡了紅棗忘了喝,十幾天後擰開瓶蓋時發生爆炸,杯蓋彈起導致其右眼球破裂。
相關新聞:亂學網紅妙招︱河北女白醋溝糖加滾水洗水垢 結果變木乃伊
食材外還需注意除垢劑
為什麼常見的保溫杯一旦使用不當會如此危險?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劉丙濤表示:「紅棗、枸杞、胖大海等食材含糖量高,且可能攜帶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長時間密閉浸泡,會發酵產生大量氣體,使杯內壓力迅速升高,開蓋瞬間極易發生噴湧甚至爆炸。」
劉丙濤提醒,除了紅棗枸杞,果汁、奶茶等含糖飲料以及碳酸類液體,也不宜長時間存放在保溫杯中。同時,使用除垢劑清洗保溫杯時也需謹慎。除垢劑與保溫杯內膽的水垢接觸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若此時保溫杯處於密閉狀態,氣體無法及時排出,杯內氣壓會迅速升高,當壓力超過杯體承受極限時,就可能引發爆炸。
相關新聞:歲半童誤吞鈕扣電池留體內10小時 嚴重灼傷終身進食困難
切忌搖晃
此外,以上發生爆炸的案例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即「用力搖晃」。尤其是泡騰片、除垢劑等在保溫杯內密封環境下會產生大量氣體,而搖晃後杯內的壓力會明顯增加,從而讓杯子爆炸。
國家消防救援局提醒,保溫杯不要裝入沸水後立即密閉擰緊杯蓋,請勿搖晃裝有熱水的保溫杯;請勿長期存放例如紅棗、枸杞等易發酵的食品;在使用除垢劑清潔保溫杯時,不要擰緊杯蓋,不要搖晃杯子。
此外,專家提醒,保溫杯雖具有良好保溫與密封效果,但也導致存放某些飲品時暗藏危機。像牛奶、豆漿等高蛋白飲品在溫熱環境中極易腐敗,飲用可能引發腸胃不適;茶葉放在保溫杯中等同長時間高溫煎煮,香氣與營養大幅流失;中藥放太久則易變質;碳酸飲料和果汁具酸性,長期存放可能腐蝕不鏽鋼,造成重金屬溶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