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上海病例暴增逼爆兒科 專家指飛沬傳染應對靠……

更新時間:07:00 2025-10-10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10 HKT

近期,上海的兒童感染性疾病就診量攀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成為主流病症之一。不少網友發文稱,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孩子因此住進深切治療部(ICU),有家長甚至簽了「病危通知書」。到底甚麼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甚麼病徵?又該如何預防及治療?

上海兒科逼爆候診者

據紅星新聞,上海兒童醫院這兩天因發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前來急診就醫的兒童,比9月底高出了30%左右,而在這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仍處於陽性率首位,確診人數不斷上升。

10月8日上午10點,上海市兒童醫院的急診、兒內科、呼吸科均逼滿了候診的人。人龍當中,大多是依偎在家長懷中的低齡兒童。

相關新聞:雲南7歲童呼吸不暢 求醫當場咳出12cm活水蛭

一家老小全部感染

報道指,在治療室裡,手上帶著輸液留置針做霧化的孩子不少。大多都是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5歲以下兒童。醫生介紹,前天接診到一宗5歲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小患者,一問發現家中外婆、媽媽等也都有感染症狀。

對此,專家提醒,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因此,家庭中年長的哥哥姐姐和父母長輩等,也要在流行期做好個人防護,降低家庭傳播風險。

上海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黃玉娟表示,總的病原的陽性率裡面,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是首位的。有家庭聚集的,比如說有二胎,相應家庭內傳播也比較多。現在急診量,比前期要增加一倍。所以要提醒一下,因為RSV是5歲以下肺炎的一個頭號病原,所以盡量少出去聚集吧,如果有咳嗽,有明顯喘息的,還是要及時就診。

相關新聞:支原體肺炎高峰未過又現混合感染 醫院兒科逼爆家長自備折疊椅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

根據本港衛生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呼吸道合胞病毒,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所引起。在香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全年皆會發生。

病徵
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肺部及中耳的感染。這種病毒是引致1歲以下嬰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普遍原因。患者會發燒並有其他症狀,例如流鼻水、咳嗽、頭痛、食慾減退、身體感到痛楚或軟弱無力,及間中會引起中耳炎。

傳播途徑
這種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或通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潛伏期
2至8天,通常為4至6天。

治理方法
這種感染通常在約1至2星期內痊癒。大部分患者病情輕微,可用支援性療法紓緩病況;嚴重個案或需氧氣療法或管飼法。如患者免疫力弱,可考慮採用抗病毒劑。如有因細菌引起的併發症,例如肺炎、竇炎或中耳炎,患者或須服用抗生素。

預防方法

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戴口罩: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快求醫。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
飲食用具用後應清潔及消毒;
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相關新聞:開學│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近月上升 中心籲學校提高警覺

流感 VS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分別

據中文大學醫院,流感(Influenza)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均是兩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感染流感或 RSV 都有機會導致肺炎。而 RSV 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可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肺部及中耳的感染。這種病毒在嬰幼兒中尤為常見,以及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人士。RSV 可通過與患者的密切接觸、吸入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的飛沫以及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以下是流感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別:
流感(Influenza)
- 病徵:發燒、頭痛、肌肉痛、極度疲勞、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鼻塞、腸胃不適
- 潛服期:1-4天
- 痊癒時間:2-7天(疲勞和咳嗽可能更久)
- 預防疫苗: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 病徵:發燒、咳嗽、鼻塞或流鼻水、喉嚨痛、呼吸困難、嬰幼兒喘鳴
- 潛服期:1-10天
- 痊癒時間:1-2週(高危群組可能更長)
- 預防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