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李在明的「既要又要」

更新時間:08:45 2025-08-27 HKT
發佈時間:08:45 2025-08-27 HKT

「既要又要」是流行的網路用語,用以形容試圖同時追求多個目標。這也是中國高層決策的常見提法,比如「既要防控疫情,又要穩住經濟」,「既要過緊日子,又要提振消費」。韓國總統李在明最近展開上任後首訪,先去日本,再赴美國,與此同時派出總統特使團訪華,也上演了一場「既要又要」,以展現「務實外交」。

中韓關係自2016年以來,因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加上前總統尹錫悅對美「一面倒」,長期遇冷,目前韓國民眾對華好感度依然偏低。李在明上任後雖然有意改善中韓關係,但也小心翼翼,仍將鞏固韓美同盟、韓日關係視為外交優先方向。

但這種「先日後美」的行程在韓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李在明藉此顯示重視日本,希望跟日本構建穩定關係來應對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不過,在野時經常就歷史問題批評日本的李在明,這次為了推動合作,避談日本曾經給韓國帶來的苦難,也引發國內一些團體抗議。

李在明不出席九三閱兵,但派了總統特使團訪華,傳遞新政府對中韓關係的重視,轉交致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筆信,邀請其出席10月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特使團由前國會議長樸炳錫率領,拜見了外交部長王毅、國家副主席韓正等。王毅會見時的表態可圈可點,定調「兩國關係正處於改善發展的重要時期」,暗示仍有很多改善空間,呼籲中韓應銘記歷史,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在美國演講時明確表示,美國明確對華遏制方針,韓方不可能再走「安美經中」路線(安全方面依靠美國,經濟方面依靠中國),而是要以華府馬首是瞻。這一表態也顯示,韓國在美國壓力下調整對華政策難度較大,中韓關係難實質改善,「既要又要」兼顧不易。

紀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