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黃浩明獲老闆李家誠撐場 自稱「公道植根在DNA」 趙式浩:我無大財團包袱
發佈時間:17:57 2025-11-13 HKT
【立法會選舉/地產及建造界】香港建造商會今日(13日)舉辦立法會選舉候選人見面會,兩名候選人──經民聯及卓能集團執行董事趙式浩,以及恒基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均有出席。趙式浩主張北部都會區(北都)發展應「拆牆鬆綁」、簡化審批程序,並強調並無加入大財團、可持平發聲;黃浩明則提出推行「1.5規劃」概念,在北都先行臨時工程,讓市民即時有工開,同時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又強調「公平已植根在自己的DNA」。
出戰地產及建造界的恒基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獲老闆、恒地主席李家誠現身支持。李家誠表示,很高興有同事可以服務社會,希望對方當選。被問及關注黃浩明恒地執董的身份會否產生利益衝突,李家誠強調,「在業界來說黃生出名公正」,保證不會有利益衝突。
趙式浩:北都應拆牆鬆綁 引東盟資金助轉型
趙式浩的口號是「堅定再出發,持平為行業,年青有幹勁」。他已兩度參與該界別選舉,並強調沒有參與任何大財團、亦非核心管理層,純粹有心服務行業,能夠「無包袱地為業界講說話」。他指未來北都發展是重要議題,立法會將有大量討論,而自己「完全沒有利益衝突」,在相關議題上毋須避席,為業界發聲。他又說,自己42歲,「即使有任何問題亦可勤力跑多幾場」,認為「中央亦支持議會年輕化」。
他續稱,現時不能再單靠地產發展、買樓或起樓等思維帶動建造界,否則經濟將難以持續發展。他認為應組合其他資源與產業,帶動地產及建造業發展。趙式浩又提到,目前行內不少大財團財政狀況不及以往穩健,建議政府應積極招商引資,例如吸引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資金來港,稱自己與東盟國家及內地均有良好關係。
談及北都發展,趙式浩形容北都是香港未來的大方向,可振興地產及建造行業,若成功當選,希望以商界力量推動北都發展。他建議政府「拆牆鬆綁」,舉例如企業有意落戶北都,可由委員會審核項目是否值得推展,若獲通過,政府應積極配合,改善現行「雙信封投標」等漫長程序。他又說,相關問題已討論多年,北都可作為試點,若試行成功,可成為官員推行改革的契機。
黃浩明倡「1.5規劃」先建臨時工程 提供就業機會
至於另一名候選人黃浩明表示,「大家搭上同一條船,希望香港經濟好」。他指出,經濟好時地盤多、工作多,問題自然容易解決;但當經濟不景,社會傾向節省開支,便會出現各種挑戰。他認為當前最重要是推動公營及私營項目盡快上馬,以帶動行業發展。
在北都發展方面,黃浩明指,北環線要到2034年才通車,北都公路則要到2036年才通車,質疑「若全速興建北都,鐵路未得、公路未得,那如何?」他建議推行「1.5規劃」,即先展開臨時性工程,讓業界即時有工開,而政府財政負擔亦不會太大;待經濟環境改善後,再興建永久設施。他形容做法「不浪費土地、馬上有工開,又可分擔財政壓力」。
對於如何協助中小企,黃浩明指出,雖然未必所有人即時投入北都發展,但當地已有可用,可考慮興建5至10年期的臨時建築物,如康樂設施等,讓中小型建築商也能參與。他說:「不用塊地放在曬太陽,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被問到如何利用行業資源構建關愛社會,黃浩明表示,社會要向前發展,必須和諧共融,「做生意做得好,同時要回饋社會」,強調業界不能只顧自身利益。若社會認同業界貢獻,業界聲音自然更受重視,推動政策亦更容易。他最後強調,多年來參與不同大小工程項目,並非只代表公司,亦與業界多方合作。他說:「我認為很多事最緊要公道,這是植根在我的DNA之中。」
記者:林彥汛
相關新聞:
立法會選舉 ‧ 地產及建造界︱恒地執董黃浩明出戰 自言做事公道、熟悉業界 梁志堅郭基煇站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