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飲用水︱許正宇:暫未發現與投標者「打龍通」證據 人員離職與否均可按機制追究

更新時間:12:55 2025-10-26 HKT
發佈時間:12:55 2025-10-26 HKT

政府飲用水風波,審計處日前完成採購流程相關調查,揭發多項問題,包括物流服務署人員在處理投標文件時,即使發現資料可能不正確甚至造假,亦未嚴正跟進,僅要求補交文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事件反映前線人員的「警覺性和洞察力」與公眾期望有落差,但目前未發現有員工與投標者「打龍通」的證據,已委任首長甲一級政務官劉焱進行專責紀律調查。

市場研究期縮短 許正宇稱非關鍵

審計報告亦發現,是次採購的市場研究期由過往一個月縮短至兩星期。許正宇今日(26日)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表示,市場調查並非必要條件。由於飲用水採購的性質相對簡單,市場研究的長短並非關鍵,重點在於整個流程中是否具備足夠的洞察力與把關能力。

許正宇承認,是次事件暴露了制度上的多處疏漏,當局已即時終止與相關承辦商的合約,並全面梳理現行合約。他將此次事件視為「有危有機」,承諾會從中汲取教訓,強調會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許正宇:離職與否均可按機制追究

許正宇指,無論涉事人員是違反紀律規定,或是工作表現與其資歷、職位要求存在落差,當局均有相應處理手段,包括口頭警告、書面警告,乃至影響其升遷等。許正宇強調,人員年資長短並非問責重點,關鍵在於能否「在其位,謀其政」。他補充,這套管理機制早已存在,非事件發生後才設立,目的是通過運用不同管理工具,促使同事改善表現並優化工作。

目前有十多名人員正接受調查,其中包括已退休人員,但許正宇強調,調查與問責不因在職與否而受影響,調查範圍完全按事件本身界定,關鍵在於「有哪些同事參與其中」及其相應責任,與人員現職狀態無關。許正宇承認,已離職人員有權不回應政府查詢,但當局仍設有機制處理,亦將提供陳述機會,若當事人放棄,則會依據現有證據繼續推進調查。

強化資料互通 不做無謂程序加法

為避免同類事件,許正宇提出優化措施,重點在於加強部門間的資訊分享。例如,一個部門發現承辦商有問題,應將資料放入共享資料庫,讓其他部門參考,從而減少重複審查的時間,「不一定只做加法,我們也做減法」。他重申,改革目標是成為「更精明的買家」,在確保程序嚴謹的同時,不會不必要地延長招標過程。

相關新聞:

政府飲用水︱許正宇:事件原可避免 同意「人」的執行問題佔多 「大家都唔係第一日出嚟做嘢」

政府飲用水︱審計署揭物流署8宗罪 斥鑫鼎鑫明顯詐騙 印章「樂百氏」變「百氏」 竟可重交了事

政府飲用水︱財庫局公布6大措施 提升部門採購工作警覺性 政府將作紀律調查目標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