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立法會三組數據「歸零」折射議會生態 議員修訂銳減

更新時間:09:08 2025-10-20 HKT
發佈時間:09:08 2025-10-20 HKT

第七屆立法會會期進入尾聲,本報上周刊出議員訪談系列,各人齊聲稱讚本屆議會重回正軌,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連已宣布棄選的新思維狄志遠亦自言,較適合現今議會生態。從數據對比完善選制前後的立法會,本屆立法會明顯審議效率提升、秩序井然,響鐘點算法定人數、流會、主席趕議員離場次數全部「歸零」。

第六屆立法會由於2020年換屆選舉延期,任期延長一年,而第七屆尚有一次大會未進行,因此兩者任期基數不一,比對審議法案效率時要留意。上屆議會經歷宣誓風波、「一地兩檢」立法、反修例事件等,反對派拉布及肢體衝突不斷,主戰場是大會及財委會。

上屆拉布抗議嚴重 主席「趕人出場」98次

據秘書處提供數字,上屆大會期間一共606次點算會議法定人數、17次流會,主席命令議員退席則有98次;至今屆(2022年1月至今年10月15日),上述三項數字全數「歸零」。

兩屆議會通過的政府法案數目同為124項,但政府法案平均審議時間(恢復二讀至三讀通過),上屆需5小時15分鐘,今屆只需2小時26分鐘,即今屆平均審議時間比上屆加快了約54%。

提出修正案是過往「拉布」手段之一,在上屆議會,就政府法案提出的修正案,由政府自行提出的有1315項,議員提出的多達有692項。至今屆政府法案,政府提出的修正案增至1819項,比上屆多38%;相對地,議員提出的修正案減至只有48項,銳減93%。以23條立法為例,91項修正案全由政府提出。

表:兩屆立法會數據比較

修正案「此消彼長」 政府自行提出增多 議員提出數目銳減

財委會方面,上屆議會批出的項目有383項(包括財務、人事編制及工務工程建議),今屆則有261項,比上屆少32%,但兩屆任期時間不一,單獨比較意義不大。但若結合財會審議時數,便可看出分野:上屆總審議時間達664小時,今屆只需155小時,耗時比上屆大減約73%。換言之,上屆財委會平均審議一個項目需要約104分鐘,今屆只需約36分鐘。

財委會主席陳振英說,上屆議會浪費太多時間在點人數、規程問題等爭拗上,今屆無人再搞事,議員亦「自律咗」。他指往日反對派的修訂「為提而提」,無實際意義,但今屆聚焦法案本身,令政策條例落地時效果更好,政府可以充分吸納意見。若政府未接納,議員為業界聲音而自行提出修訂也合理。

上屆立法會拉布嚴重。圖為2020年5月國歌法審議期間,時任反對派議員許智峯投擲惡臭物品,被大主席梁君彥趕離場。資料圖片
上屆立法會拉布嚴重。圖為2020年5月國歌法審議期間,時任反對派議員許智峯投擲惡臭物品,被大主席梁君彥趕離場。資料圖片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在愛國者治港議會下,政府毋須再顧忌政治爭拗,有更大空間聆聽立法會及各界意見,持續完善內容,在新生態下行政立法相互尊重、有共同目標,政府就法案提出的修訂增加,屬正常情況。

行政主導下,本屆議員明顯少就政府法案提出修訂,亦知道難以通過,反而對議會同僚提出的無約束力議案卻踴躍得多,以爭取優先發言機會,但不少卻是「為加而加」,甚至出現修正案「騎劫」原議案爭議,未來又會否完善一下?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