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工聯會倡北都街道改名「天宮」、「北斗」 可用特首命名?吳秋北:應考慮

更新時間:15:20 2025-10-08 HKT
發佈時間:15:20 2025-10-08 HKT

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工聯會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提及會方早前透過問卷調查,收集市民對以中國歷史文化等元素為北都街道及公共設施命名的想法。行會成員、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工聯會提出五大建議,包括向市民徵集命名建議,提升市民參與感,同時北都應按片區功能命名街道及公共設施,又建議以國家科技成就、歷史文化等元素命名北都街道及公共設施,以及政府部門應訂立明確指引,善用命名街道及公共設施的機會,宣揚正向價值觀。

工聯會促北都街道命名融入國史科技元素

吳秋北表示,工聯會於今年8月至9月期間進行了一次意見調查,共收回327份有效回應,當中有逾7成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命名北都新增街道及公共設施時加入中國歷史文化元素,對增加市民國民身份認同有幫助,數字反映市民關注北都發展,對街道及公共設施的命名發揮正面社會作用有所期待。他指出,街道及公共設施的名稱不僅有實用性,更是城市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名片,向遊客述說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具有強烈的宣傳及教育意義,需要政府重視。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認為「智慧在民間」,強調並不是要為每一條小街小巷「絞盡腦汁」命名。他舉例2012年時土木工程拓展署就曾為「啟德發展計劃」準備較完整的街道命名建議方案,說明命名的思路與名稱的意義,建議北都也應該參考這一做法,按片區功能提出有意義、有特色的命名方案。

倡政府檢討街道、公共設施命名指引  宣揚正向價值觀

工聯會議員郭偉强則建議以國家科技成就、歷史文化等元素命名北都的街道及公共設施,例如可以採用「天宮」、「神舟」、「北斗」、「蛟龍」等元素命名街道及公共設施。

另一名議員陸頌雄表示,政府長遠應重視街道、地方及公共設施的命名政策,建議政府檢討相關部門的命名指引,區分一般性的或具規模、有意義的街道、地方及公共設施,訂立除一般性的實用原則外,增設宣揚正向價值觀的要求及具體操作指引。

日後設「李家超道」?吳秋北:應是考慮之列

被問及部分國家會以人名作為街道名,旨在紀念對當地有重要貢獻的人物,工聯會會否建議日後設「李家超道」等。吳秋北表示,對於國家歷史建設有貢獻的人 ,都應該是一個考慮之列。

另外,對於工聯會建議政府制訂、保存及定期更新「可供命名街道、地方及設施的特色元素參考清單」,是否期望藉此「去殖民化」。吳秋北稱,「不是說將殖民地留下的一些街道或者設施要完全改了它,因為這些東西有一定的歷史」,又指街道有定位作用 ,「改了就會引來很多的混亂,這也不是務實的做法,最重要是去殖民的意識。」

記者、攝影: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