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連續兩周末落區 探訪獨老及雙老住戶 欣悉樂齡科技改善家居生活
發佈時間:16:43 2025-08-30 HKT
新一份《施政報告》下月發表,行政長官李家超一連兩個周末「落區」,強調政府致力透過資料庫和關愛隊等方式,主動找出隱藏在社區的獨老住戶並提供支援,另外鼓勵長者善用社區資源和服務,透過科技維持身體機能、提升身心健康。他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在觀塘及東區探訪了多個獨老及雙老住戶,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需要,以及由政府牽頭、加強支援獨老、雙老及護老者計劃的運作情況。
李家超:政府試行計劃識別高風險獨老雙老戶
李家超說,過去一年,政府推出三項由勞福局牽頭的有關計劃。第一是上月在觀塘及沙田區試行的試點計劃,由房署提供長者住戶資料,與社署長者服務使用者資料作比對,識別高風險獨老和雙老住戶等,委託關愛隊接觸及探訪。
第二是同在上月推出的試點計劃,醫管局在有高風險照顧者入院時,會通知社署安排人員主動接觸有關被照顧者,按需要提供緊急支援;第三是社署今年四月由荃灣及南區兩個試點擴展至全港的關愛隊支援計劃。他指全港超過450隊關愛隊透過探訪和接觸,協助識別有需要的獨老、雙老住戶及護老者等,提供關愛和支援服務。
欣悉社署助老者接觸樂齡科技改善生活
李家超指,上周六在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陪同下探訪居於牛頭角下邨的余伯和母親陳婆婆,指他們是觀塘區試點計劃識別的住戶。96歲陳婆婆和她76歲的兒子余伯伯住在一起,兩人相依為命。余伯伯有腦積水問題,曾多次接受手術,雙腳走動困難,陳婆婆歲數已高但仍照顧行動不便的余伯伯。
關愛隊得悉個案後,馬上為行動不便的二人提供適切協助,包括提供熱飯。今日(30日)早上,他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陪同下,到筲箕灣愛東邨探訪兩戶獨居長者——芳姐和勤姐,她們屬關愛隊支援計劃一直積極跟進並提供協助和關顧的個案。76歲芳姐住在愛東邨已25年,過往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活動,但隨著年歲漸長,慢慢從照顧別人變成需要別人照顧。
她向李家超介紹說關愛隊很熱心,曾上門幫她換燈膽,又經常陪她聊天,她亦常參加關愛隊電影放映活動和防騙講座。芳姐隨後向李家超展示由社署資助長者中心購買並借出的智能血壓計,李家超幫芳姐戴上設備量血壓,芳姐則熟練地打開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藍牙功能錄入血壓數據,方便日後去複診時向醫生展示。而社署亦有幫芳姐安裝平安鐘以備不時之需。
李家超:任何需求都應提出 政府和關愛隊樂意幫助
同座80歲的勤姐亦稱讚關愛隊經常上門探訪,令她很開心,她亦時常出席關愛隊舉辦的防騙和交通安全講座,另外,她也獲社福機構借出平板電腦玩長者益智遊戲,訓練腦筋和記憶力。她獲發的智能藥盒會提醒她定時服藥。她們因行動能力下降減少前往長者地區中心,社署得悉後便邀請關愛隊與中心合作重點探訪跟進。李家超欣悉她們在中心社工以外展方式協助下,開始接觸樂齡科技產品,改善家居生活。
李家超表示:「現在我們的制度希望能知道哪些,譬如兩位長者一起住或獨居,萬一有什麼事如頭暈發熱,或者打風下雨需要幫忙的時候,能有人及時伸出援手。」李家超又向這對母子送上福袋表示慰問,並告訴他們有任何需求都應提出,政府和關愛隊都很樂意提供幫助。
樂齡基金資助逾2千個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
他亦在帖文說,政府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用或試用科技產品。他指已在《2023年施政報告》宣布於2024-25年度向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截至今年六月,基金已批出約8.9億元,資助約2,100個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他今日亦前往東華三院方樹泉社會服務大樓參觀長者地區中心及護理安老院,了解如何不同樂齡科技產品的應用情況。中心及安老院一直善用基金撥款添置合適軟硬件設備,包括智能互動投影系統、自行車實景互動訓練系統及互動認知復康訓練系統等,他喜見一眾老友記寓訓練於娛樂,玩得不亦樂乎。
李家超說,適逢中秋將至,他在護理安老院與一眾精靈可愛的老友記品嚐增稠奶茶及以南瓜、奶黃及紅豆製作的軟餐月餅,讓吞嚥有困難的院友也能享用色香味俱全的美點,一同提早慶祝佳節。
抗戰館展出150幀抗戰期間珍貴歷史照片
李家超亦特意以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這個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作為今日落區活動的終點站,並參觀昨日正式開始展期、由博物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的「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
李家超指在博物館裏,與東區青年計劃學員聊天。他指這群充滿朝氣的中學生剛完成廣西族自治區交流團,到訪了崑崙關戰役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程思遠故居及「紅色記憶」沉浸式體驗中心等景點,加上今日親臨於去年九月三日抗戰勝利紀念日設立的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無疑過了別具意義、充滿愛國情懷的暑假。
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陪同下,李家超參觀了館內講述粵港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心共同抗敵歷史的主題展覽,聽取館長介紹展覽展出的40套粵港兩地抗戰文物,包括1944年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給有功人員的模範銀戒指,以及東江縱隊成員曾使用的望遠鏡及布胸章等。展覽亦展出約150幀珍貴歷史照片,紀錄粵港兩地人民在抗戰期間遭受的深重苦難。
李家超鼓勵年輕一代把握機會多來參觀
在展館內,他與一班小學生一起參觀特展,並向他們講解香港在抗戰期間發揮的重要作用,包括利用優良的港口和鐵路,將軍用物資經香港運送到前線,支援國家軍人抗擊日軍。李家超說,喜見他們年紀小小已對認識抗戰歷史深感興趣,並寄語他們日後要緊記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李家超亦向小學生講解香港香港在抗戰期間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我們香港其中一個在抗戰裡面最重要發揮的力量,就是我們的運輸,因為我們的鐵路很發達,很多物資我們經過香港運去前線,所以物資很重要,香港有碼頭,我們有水路、鐵路運輸,可以經過鐵路運送到很遠的地方,這個是香港發揮其中一個最大的、支援我們抗戰的一部分。所以其實每人在抗戰中,都可以有自己的角色,也因如此才可以集腋成裘,將力量擴大,一加一大於二。」
主題展覽展示抗戰期間在廣東和香港兩地的抗戰活動,是聚焦粵港兩地富地域性的專題展覽。李家超鼓勵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把握機會多來參觀,認識及銘記這段粵港兩地血脈相連的共同抗戰歷史,進一步認識和體會艱苦的抗戰歲月和抗日英烈的貢獻,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