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中美關係反覆 總商會訪美再延至明年

更新時間:08:33 2025-08-27 HKT
發佈時間:08:33 2025-08-27 HKT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年初重掌白宮後,中美關係一直反覆不定,特朗普最新警告若中方不向美國提供磁鐵,將面臨200%關稅,但同時又稱兩國經貿關係有所改善,預計可能今年或稍後時間訪華。中美關係前景未明下,港美經貿往來亦無可避免受影響,香港總商會原訂今年4月率團訪美,但其後因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兩國關係波動而延後行程。原計劃是今年下半年出發,但最新計劃是最快明年才有望成行。

代表總商會的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向筆者表示,目前地緣政治局勢仍未穩定,貿易談判仍在進行,宜靜觀其變,訪美行程最快明年第一季起行較為合適。但他強調,這段時間香港商界也不會「等運到」,招商引資工作未曾停止,新興市場包括東盟、中東與港交流越來越多,會不斷向他們介紹香港簡單低稅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等獨特優勢。他指海外商界一向相當欣賞香港商界「打不死」的拼勁,以及靈活變通的能力。

林健鋒(左一)。資料圖片
林健鋒(左一)。資料圖片

商界:中美變數過多 談好協議也不一定能有效執行

事實上今年餘下4個月,本港政治日程亦排得密密麻麻,包括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第十五屆全運會等,以及年底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尤其選舉前夕,一切以「穩」字行先,亦避免訪美行程惹來太多揣測。

新一份《施政報告》亦提早至9月中發表,總商會今年建議提出三階段策略提升香港競爭力,包括採取即時行動以建立信心、以加快智慧城市轉型為中期目標,以及長遠建立韌力。當時總商會主席陳瑞娟指,面對地緣政局變化和全球經濟不明朗,香港必須鞏固國際地位及有利營商的環境。

另一商界人士分析,商界外訪最主要的目的是打通與當地政商界脈絡,為日後合作鋪路,這一點對於展拓新興市場非常有用。但對於中美兩國,如今貿易戰變數太多,「你今天談好了(協議),也不代表明天可以有效執行」,香港商界訪美的效用本身也會打折扣。該人指,中美在不斷進行激烈角力期間,商會訪問時的言行很難拿捏準確,「一旦被擺上枱,就更為被動,所以押後未嘗不是明智之擧」。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則指,過去十年美國商界對中國的態度已轉差,其一他們認為中國對外資的市場開放程度有限,偏好扶助國企,部分人轉而支持美國政府對華施壓;其二隨國企競爭力提升,美企在中國市場內競爭中的優勢已減少。他認為香港商界夾在二者之間仍有一定角色,主要是講解香港投資環境及中國對外資的政策,促使美國商界更多來港,或透過香港對內地投資,但要遊說美方改變對華對港政策基本上不可能;同時商界亦要防範風險,有人在對話期間刻意生事,提出關於香港人權狀況的指控,要想好說辭反駁。

當前中美關係下,不論訪美目的為何,難免被添上政治色彩。政黨新思維去年曾有訪美計劃,但至今未實行,主席狄志遠表示今年不會訪美,最早要待年底立會選舉塵埃落定後,明年再作打算。他指訪美確實有可能政治敏感,但推動國際交往合作是中央對香港的期許之一,而新思維與美國民間交流,目的是借鏡當地青年政策,一向開誠布公。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