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崗口岸採「合作查驗」模式 過關時間縮短至5分鐘 研日後蓮塘/香園圍推行
發佈時間:18:44 2025-07-07 HKT

新皇崗口岸預計明年投入使用,保安局擬就此向財委會申請約25.2億元撥款,作添置新設施和更新電腦系統之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今日 (7日)討論相關事宜,相關建議最終獲委員會支持,將提交工務小組進一步考慮。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重建皇崗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對兩地都脾益良多,可大幅提升兩地口岸處理能力,預計重建後口岸每日有約20萬旅客人次通關。另外,鄧炳強又透露,計劃未來在沙頭角正式關口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並正與內地商討能否在蓮塘/香園圍推行。
新皇崗口岸通關時間縮短至5分鐘
鄧炳強指,新皇崗口岸將設置134條合作查驗自動通道,以及68個人工櫃枱,比現時落馬洲的39條傳統E道,和45個人工櫃枱大為提升,預計重建後口岸每日有約20萬旅客人次,以及1.5萬跨境車輛通關,相信足以滿足需求。他又提到新皇崗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預計可將通關時間由原本的30分鐘,縮短至5分鐘。
至於新皇崗口岸的建造費用,鄧炳強表示,深圳市政府會承擔全個重建項目,包括港方口岸區的設計和建設費用,特區政府只會每年向深方支付1,000元人民幣象徵式租金。特區政府則會負責於港方口岸區進行設計工作及建設工程以外的項目,包括安裝旅客清關大堂設施、相關查驗設施等,按照2024年9月計算的價格,上述工程費用約為15.7億元。
若財會撥款通過 料年內完成項目
鄧炳強續稱,為支持「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入境處須設置新的資訊科技基建設施,和優化出入境管制系統,亦會裝設全新電腦系統,預計相關項目在2025至2026年,以及2027至2028年涉及的非經常性開支約為9.5億元。當局計劃今年向財委會申請撥款,並同步進行招標,但只會在財委會批准撥款後才批出相關合約,若批款獲通過,項目預計可於今年底展開、今年內完成。
選委界黎棟國指,新皇崗口岸通關設施增加不少,問到當局會否增加人手。鄧炳強表示,人手會有相應調整,當局亦會善用科技、人手重整去應對。
實政圓桌田北辰問到,當局能否在其他關口同樣推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鄧炳強指,計劃未來在沙頭角正式關口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並正與內地商討能否在蓮塘/香園圍推行。他表示,當局亦希望可在新口岸採用有關模式,為市民帶來便利。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