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制訂AI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  指應兼顧國家大局及呼應國家所需

更新時間:13:11 2025-07-03 HKT
發佈時間:13:11 2025-07-03 HKT

立法會大會繼續辯論由選委界江玉歡提出的,「制訂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AI)時代挑戰」無約束力議員議案。江玉歡表示,如今AI治理相關的標準制定,香港亦應有主人翁的意識,兼顧國家大局及引領國家發展,相信政府及私隱專員有能力結合人的智能及人工智能,真正做到配合國家發展,令AI健康發展,妥善應對AI時代的挑戰。

江玉歡:實現AI助人類保護私隱需要正向技術引導

江玉歡指,人工智能治理不是簡單的管理,而是要讓技術在制度的土壤茁壯生長,事實上AI的出現給予傳統概念上的私隱帶來很多挑戰,但不代表AI一定會侵犯人的私隱,甚至可以幫助人類保護私隱,而要實現這個目的需要正向技術引導,個人資料權益的充分保障。

她續稱,信息私隱是為人類使用創新科技時遇到的道德倫理選擇,提供重要框架,科技創新及私隱考量之間達致平衡,將是促進新興技術在承擔社會責任上向前發展,有助創造長遠的公共價值。

她提到香港在進行技術治理的過程之中,應該兼顧國家的大局發展,以及呼應國家發展所需,緊跟國家發展步伐。眾所周知中國已在包括電動車、5G、可再生能源領域、新興工業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相關的中國標準推動行業發展。

何君堯形容AI帶來的好處夾雜危險

選委界何君堯表示,科技日新月異,AI對生活的影響是很快、很方便,任何一個問題或訊息都可以從AI得到答案,而這方面的分享最致命的是,AI會快過媒體,形容這種好處是夾雜著危險。他更就此向DeepSeek查詢在使用AI同時,該如何修訂法例,以防範騙案、假新聞等出現,DeepSeek花了23秒回應,當中建議要加入無形水印等。

管浩嗚建議借鑒歐盟納入監管範圍

選委界管浩嗚建議,借鑒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明確將AI相關數據處理納入監管範圍;同時針對人臉識別、聲紋辨識等高風險技術制定嚴格的使用條件,禁止無法律依據的大規模監控,亦要設立強制性數據泄露通報機制,要求企業在發生數據泄露時立即通報,以降低市民的損失。

他更建議政府參考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充分性保護」原則,只允許個人資料流向具備同等保護水平的地區,確保境外數據處理者遵守本港的標準。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