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收費改革︱田北辰指急症室加價至400元欠清晰 倡簡化為「三級收費」

更新時間:15:10 2025-04-14 HKT
發佈時間:15:10 2025-04-14 HKT

【公立醫院/急症室/公院收費改革/田北辰】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出爐,急症室明年起加價至400元,另住院、專科門診、檢查等費用亦有調整。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今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質疑,收費改革中有不少術語及表述方式引起社會誤解與不滿。

田:多數市民會誤以為需每周領藥一次

關於藥費調整,田北辰指政府現時說法是普通科「藥物每項5元,最多4星期」及專科「藥物每項20元,最多4星期」。從直觀理解,他指多數市民會誤以為需每周領藥一次,後來政府雖澄清這只是藥物費用計算單位,但文件仍使用具誤導性的表述。

田北辰建議,其實只需改為「每項藥物每4星期5元」及「每項藥物每4星期20元」便清晰得多。盧寵茂回應表示認同,強調會在解說工作尤其藥費計算方面加強細節說明。他指局方已透過高拔陞醫生等在不同場合向媒體闡釋,強調市民無須每4周取藥一次,有需要者仍可一次領取最多24周藥物。

倡急症室收費簡化為「三級收費」

至於急症室收費分級方面,田北辰指有市民反映,理解「危殆」與「危急」類別可享免費服務;但對於後續三級「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均收取400元存疑。田北辰質疑,既然「非緊急」患者本應前往收費更低的普通門診,為何仍要在急症室統一收費?他建議簡化為三級收費,分別為「危殆」、「危急」免費;「緊急」與「次緊急」收300元;「非緊急」收500元。

政府:統一收費可避免衍生矛盾

盧寵茂回覆時,同意多數「非緊急」患者不應使用急症室,但考慮部分市民可能混淆病情或貪圖便利,急症室會維持分流制度,讓「非緊急」患者自行決定去留。至於分級收費,盧寵茂認為統一收費可避免衍生矛盾,若按類別收費可能引發爭議。

田北辰認為盧寵茂的解釋「完全係由一個operation嘅角度去睇,但就無理到消費者角度。」他認為現時人們聽到方案便覺得「點解要一視同仁收400元?」,直言「用得咁嘅名就應該要分三級收費」。他明白政府有自身考慮,但若能在用詞表述上更精準,許多矛盾本可避免,反問政府「仲唔懸崖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