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腳部疑問】嬰兒内外八字腳 是否需要矯正? 物理治療師講解成因和處理方法

更新時間:18:02 2021-06-17 HKT
發佈時間:11:42 2021-06-17 HKT

寶寶剛學站立或走路時,一旦出現有點八字腳,父母都會好擔心,怕寶寶長大後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更害怕會導致寶寶腿部變形,影響日後走路。那麼,剛學走路的寶寶出現八字腳是否有問題?需不需要作矯正?


八字腳分內、外
八字腳一般分為內八字腳和外八字腳。當走路時,兩腳腳尖相對而腳跟向外,為內八字腳;腳尖向外而腳跟向內,則為外八字腳。


要知道小朋友有否出現八字腳,可簡單通過他們走路時留下的腳印來辨別。


物理治療師黃萬浩指出,「從小朋友腳印的大拇指外側,畫一條直綫至腳跟內側,再畫一條顯示小朋友前行方向的垂直綫,兩綫相交角應小於10度,否則若大於10度的話,則小朋友雙腳可能出現內八字或外八字,視乎腳跟向內抑或向外。」(詳見圖2)


屬於症狀非疾病
兒童八字腳的成因,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


「病理性引起的八字腳可由不同的疾病導致,比較常見的有腦癱和馬蹄內翻足;生理性八字腳的成因,可分為股骨內旋、脛骨(小腿內最粗的骨骼)內旋或/和蹠骨(腳掌上的長骨,連接腳掌與五隻腳趾)內收,這些生理性因素可以是由於胎兒在宮內姿勢受壓迫所導致,也可以是後天姿勢問題引起的,如W型坐姿。」


黃萬浩強調,八字腳均為症狀而非疾病,一般而言,不是病理性的八字腳,沒有任何髖關節問題,父母毋須太擔心。「而絕大部分生理性引發的兒童八字腳,都能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中,隨着寶寶的骨骼發展而得到改善,對於日後小朋友走路基本上沒有甚麼影響。」


兩、三歲會消失
大部分寶寶開始學走路時,由於雙腳仍未習慣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為保持身體的平衡,雙腳會不經意出現八字腳的情況。而有研究指大多數八字腳,會在幼兒兩至三歲起逐漸消失,所以父母毋須擔心。


但若果小朋友因八字腳而經常絆倒、步態彆扭或引起不適、疼痛,應該諮詢專業意見。另方面,若小朋友到7至8歲時,八字腳情況仍明顯持續或惡化,就必須接受專業評估,找出背後原因。


Q&A
問:有說八字腳,跟寶寶體內缺鈣、過早學走路或站立,以及過早穿皮鞋三者有關,對嗎?
答:八字腳跟寶寶體內缺鈣沒直接關係,但是寶寶缺鈣可能會加劇O型腿或X型腿的情況,增加出現八字腳症狀的機會。


此外,八字腳亦跟穿甚麼鞋沒必然關係,不過,「5歲以下小朋友腳掌成長十分迅速,他們腳骨在這時期都比較軟,因此為要使小朋友腳掌骨能伸直及正確地成長,選鞋的時候不應選擇一些很緊的鞋或襪。」


問:八字腳是否有遺傳的?
答:寶寶骨骼形狀會有部分遺傳自父母,但這不是一定的,反而父或母若本身有八字腳的症狀要多加注意,避免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錯誤地學習了這種步態。


文:馮淑玲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577期 育兒秘笈】與寶寶Messy Play 自由探索五感世界


【576期 育兒秘笈】寶寶也來玩STEM 加速新生嬰兒成長


【575期 育兒秘笈】香港保護兒童會專家:寶寶感知遊戲探索世界 家長宜提供適當刺激




圖2
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