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向教育中共建親子關係 「幸福」的5個元素:PERMA模式︳鄭家明校長隨筆

更新時間:12:03 2025-11-22 HKT
發佈時間:12:03 2025-11-22 HKT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不止是嚴格的監督者,更是陪伴孩子探索世界的夥伴。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所提出的「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理論,為我們提供一套實用的方法,將親子關係從傳統的「管教 / 服從」轉化為「彼此成長、互相支持」的正向模式。

正向教育5個元素:PERMA模式

正向教育強調的不止有學業成績,更重視幸福感與內在潛能的發展。Martin Seligman將「幸福」拆解為五大要素,英文合稱 PERMA:Positive Emotion(正向情緒)、Engagement(全情投入)、Relations(良好關係)、Meaning(生命意義)、Accomplishment(成就感)。這五個元素若能融入日常親子互動,必能讓家庭氛圍躍升為充滿理解、尊重與支持的樂園。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幸福元素1:正向情緒:打開理解的鑰匙

每天早晨,試着對孩子說一句:「今天,媽媽 / 爸爸好期待和你一起……」無論是陪伴吃早餐、一起散步,還是閱讀一本故事書,這些簡單的肯定與期待,都能為孩子的心靈注入暖流。當父母有意識地在日常對話中注入正向情緒,孩子將更願意打開心扉,分享喜悅與煩惱。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幸福元素2:全情投入:讓陪伴不止停留在「在場」

很多父母雖然人在孩子身邊,卻可能心繫工作郵件或手機通知。真正的「全情投入」是與孩子一起活在當下,放下手機、眼神專注,和孩子一起畫畫、談天,或在公園奔跑時全心投入,感受彼此的呼吸與笑聲。這種「高品質陪伴」比任何物質獎勵都更能加深親子連結。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幸福元素3:良好關係:溝通不是說教

「孩子,你怎麼永遠都……」這句話往往是親子衝突的導火線。良好關係的核心在於「同理與信任」,當孩子出錯,我們可以先放下批評,試着傾聽他們的想法:「我想知道,遇到這件事,你心裏在想甚麼?」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他們更願意進一步溝通,也更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如果真的要說「永遠都……」,也是「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你吧 」。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幸福元素4:生命意義:一起發現共同的價值

正向教育強調意義感的重要性。與其把學習、家務當成「必須完成的任務」,不如與孩子一起探討它背後的意義:整理房間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有秩序和寫意;做功課是為了擁有探知世界的能力;參與社區服務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當孩子認同行動背後的「為何」時,他們會更有動力,也更能理解父母的期待。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幸福元素5:成就感:在小成功中增強信心

成就感不一定來自考試拿100分、比賽奪取冠軍。我們可為孩子設立「可達成的小目標天花板」,讓他們在每次的基礎上再+1,讓孩子們欣賞自己的「小成就」,然後再累積進步,體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點,一步步邁向卓越,邁出自己的成長步調。比如讓孩子負責每天澆花、自己整理書桌,完成後給予肯定:「你今天好用心,花兒都開心了!」透過累積小成功,孩子會逐步建立自我效能感,對未來挑戰更具勇氣。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讓愛與正向能量在家庭中流動

正向教育並非要父母完美無缺,而是讓我們以「同理、尊重、陪伴」的態度,與孩子一起學習如何成為更幸福、堅強的人。當父母能將PERMA元素內化到日常互動,孩子不僅能收穫笑容與自信,也會更樂於信賴父母、信任家庭這個最溫暖的避風港。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北角循道學校校長 鄭家明
多年推展親子繪本閱讀、STEAM創意教學、創意校本主題活動。相信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幸福成長,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等待被看見的閃亮星星,他們的成長有無限可能,就等待我們何時遇見。

北角循道學校校長 鄭家明
北角循道學校校長 鄭家明

相關文章︳學習有儀式感的4大好處 創造多樣化學習體驗的4個建議︳北循鄭家明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家長要戒!毀掉孩子的5種「技術」 將小朋友跟人比較影響孩子自我價值︳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孩子的成功關鍵 4招培養孩子擁有贏在終點的「恆毅力」︳鄭家明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聽聽孩子怎麼說!3個建議和孩子建立真誠對談 讓小朋友情感被重視︳鄭家明校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