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雛型如何影響小朋友成長?父母在孩子成長階段要做3件事︳兒童遊戲治療

更新時間:16:35 2025-11-10 HKT
發佈時間:16:35 2025-11-10 HKT

原生家庭這幾個字並不陌生,但它為何能深遠地影響孩子的一生?研究指出,父母的行為模式在孩子成長初期已可見端倪。如兒童玩積木時,若家長以過激言語批評,例如「點解隻機翼唔好好咁砌,砌到一塌糊塗」或「你同我好好咁玩,唔係我就扔咗佢」等這類具威脅性的語言,可能會令小朋友從少缺乏安全感,做事畏首畏尾;又或家長本身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也會讓孩子不自覺地模仿,變得缺乏自信。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從心理學角度看,原生家庭就像一個培植場,父母播下甚麼種子、灌溉甚麼養分,都會直接影響小孩成長。雖然家庭看似由父母主導,但事實上,孩子的行為也會反過來牽動父母的反應。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與父母建立起深厚的連結,父母提供的不止是生理照顧,更是心理支持的基礎。

尤其在孩子出生後的二至六個月內,與母親建立的親密關係尤為關鍵。母親如同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導遊,陪伴他探索世界,細膩地察覺每個微妙變化。這種雙向互動不僅促進情感連結,更引領孩子逐步建立獨立的自我,因此母親的角色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隨着孩子逐漸成長,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父母更需意識到這一階段的重要性。俗語說「三歲定八十」,正是形容早期經歷對人格發展的深遠影響。原生家庭不僅提供生活所需,更承載情緒價值。若父母過度干預孩子的人生,孩子可能失去主見;反之,若父母過度抽離,孩子則可能感到情感匱乏。

那麼,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應如何定位自己?關鍵在於以身作則,建立正向形象。孩子會透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塑造自我,因此最重要的是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學習與探索,而非期望他們成為父母的複製品。分享以下三點,令大家有個清晰的方向: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1. 做好榜樣

榜樣必須源自真誠,並持之以恆。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有禮貌,於是與孩子相處時特別注意言行,但孩子一離開視線便打回原形,這種不一致容易被孩子察覺,反而削弱教育效果。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2. 和諧相處

和諧的家庭有助小朋友建立正向人生觀,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的整體發展更為健康穩定。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3. 培養孩子的自我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適時放手,讓孩子有機會犯錯並從中學習,是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一環。這不僅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更是自信的根基。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相關文章︳小朋友的到來是要給父母好好上一課!這種應對方式令親子關係越走越遠︳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擔心小朋友很少和其他人互動?專家教4個社會性遊戲理論拆解原由︳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教導小孩接納不當行為 先學習分辨對錯 從中學社會規則與情感表達︳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電子產品是福是禍?家長要做好一件事 網絡可開啟小朋友學習興趣︳兒童遊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