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革新:打造智慧校園新時代︳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專欄

更新時間:18:38 2025-10-30 HKT
發佈時間:18:38 2025-10-30 HKT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刻改變着香港教育界的生態。隨着教育局大力推動「智慧校園」發展,AI不僅成為教學創新的突破口,更為學校行政工作帶來革命性變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見證着這場靜默卻深刻的教育革命。

教學變革:從標準化到個人化

在教學層面,AI技術已從概念走向實踐。英語教學方面,智能系統能即時分析學生發音、語法,提供個人化練習建議;數學科AI平台則能根據學生答題模式,精準找出知識盲點,推送針對性練習。更值得關注的是,透過持續追蹤學生6年甚至12年的學習數據,系統能繪製出每位學生的學習成長曲線,讓教師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種數據驅動的教學模式,使教育從傳統的「齊頭並進」轉向「個性化發展」。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數據洞察:推動教師成長與資源優化

人工智慧在分析各班、各科及各級考試成績方面,更能發揮關鍵作用。系統能客觀呈現不同教師在特定單元、題型或年級上的教學成效與特點,例如某位老師擅長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而另一位則在基礎知識傳授上效果顯著。這些數據洞察,有助科主任與學校領導識別教師的獨特長處與共同挑戰,從而制定具針對性的教師專業發展計劃,並將校內最寶貴的教學資源 —— 優秀教師,進行最有效的配置,例如組織校內分享、成立專業學習社群,或委派其擔任最適合的教學崗位。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行政革新:效率與精準並進

在行政工作中,AI的效益同樣顯著。過往需耗費教師大量時間的編班工作,現在透過智能算法,能同時兼顧學生能力分佈、社交圈、特殊需求等多重因素,在分鐘內完成最優分班方案。學生資料庫的智能管理,確保數據即時更新且準確無誤,為學校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升學指導:數據驅動的專業建議

在關鍵的升學指導環節,AI系統展現出獨特價值。小學升中學的校網預測,透過分析歷屆學生數據與學業表現,提供更科學的選校建議;初中升高中的選科指導,則能綜合考量學業成績、興趣測評、職業傾向等多元數據,為學生規劃最適合的發展路徑。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校務管理:智能決策新紀元

在校務管理層面,AI技術正重塑工作流程。以往需要動員多位教師、耗時數周完成的校董會報告,現在透過智能系統整合各類數據,能自動生成分析圖表與重點摘要,將準備時間縮短至數日,讓教育工作者能更專注於核心教學任務。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展望未來:人機協作的教育新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AI並非要取代教師,而是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在人工智能協助下,教師能從繁重事務中解放,更專注於教學設計與師生互動;行政人員則能借助數據分析,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香港教育正站在轉型的關鍵節點。擁抱人工智能,不僅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選擇,更是培育未來人才的必然之路。讓我們共同把握這個機遇,建設更智慧、更高效、更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環境,為香港下一代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
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

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
曾任高主教書院校長,任內大幅提昇學校成績至Band 1A,對中小學升學策略素有研究;本身亦是前香港手球代表隊及羽毛球青年軍成員,現任多間學校校董並擔任香港島校長聯會榮譽會員部執委。

相關文章︳賽場上的必修課:體育教會我們如何「敗而不潰」︳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專欄

相關文章︳4種暑期活動多元發展 讓學生暑期走出傳統課堂拓展生命經驗︳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專欄

相關文章︳2大重點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開學小細節反映自理能力大問題?︳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專欄

相關文章︳內地學生插班潮香港中小學迎挑戰尋機遇 5個建議融和兩地學生︳高主教書院前校長楊世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