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中學│備戰升中面試破解常見誤區 專家推薦「PREP」結構訓練 必掌握加分機會
發佈時間:07:15 2025-10-27 HKT
直資中學︳由10月份開始,各直資中學陸續展開2026 / 27學年的中一入學申請,之後便迎來大、小朋友都緊張的升中面試,牽動着無數親子的焦慮神經。升中面試不僅考驗學生的臨場表現,面對各式各樣的面試形式 —— 從個人對談、小組討論到時事題,就算平日表現出眾的孩子也難免感到無所適從。為着順利進入心儀直資中學,教學經驗豐富的升學專家會分析直資中學面試的重點,讓大家做好升中準備。

直資中學名校不止看成績 需展現個人獨特性
前拔萃小學主任、資優教育中心創辦人Miss Claudia Chu具多年教學經驗,她直指家長最心儀的直資中學如拔萃女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等,面試時絕非單純看重學業成績。「學術潛力、語言表達、個人特質、課外活動表現、批判性思維等,都是學校在面試中普遍關注的學生特質。」針對不同類型的直資中學,準備方向當然有所調整。「傳統名校更看重學術底蘊和價值觀傳承,而國際化直資則注重全球視野和批判性思維。」

最忌背誦答案
至於學術方面,傳統名校特別重視核心科目的紮實能力、廣泛的知識面與好奇心、清晰的邏輯思維、真誠的溝通技巧,以及自信從容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她們希望看到學生具備責任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抗壓能力,以及獨特的個人特質。」Miss Chu整理出面試常見的「扣分位」,如表達與溝通方面,最忌背誦答案、眼神閃躲、回答過於簡短或冗長,態度與價值觀上勿過度自誇、功利心態,對學校一無所知更是致命傷。「內容與思維方面,答案空洞無例證、邏輯混亂、迴避難題都會直接影響評分。」她補充,小組討論中獨佔發言或沉默不語同樣不利,而臨場應變能力不足,如面對壓力題目時慌亂、對時事一知半解,也會暴露弱點。

重視社會責任感
近年直資中學面試時,問題方向出現明顯變化,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理心與批判性思考,Miss Chu舉例:「可能提問『班上有同學被欺負,你會怎樣幫助他?』或『你如何看待氣候變化?』等,重點考察學生是否關心社會、能否多角度思考並提出解決方案。」同時,科技素養的評估也不再局限於編程能力。「面試老師想看到學生如何運用科技解決問題,以及對科技發展的批判思考。」例如「你會如何用科技幫助社區長者?」或「智慧城市或人工智能會帶來甚麼好處與挑戰?」等,都在測試學生是否理解科技的利與弊,以及如何應用創新科技。

直資面試語言流利甚於艱深
關於面試準備,Miss Chu建議自我介紹應遵循「我是誰 + 核心特質 + 具體事例 + 與學校連結」的公式,中英文版本需符合語言習慣,避免生硬直譯。升中必然有英文面試,除了自我介紹,閱讀回應、看圖說話(用英語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小組討論和個人長問答都是常用方式,Miss Chu強調:「流利度遠比詞彙難度重要。使用準確的簡單句,更勝過錯誤百出的複雜句,而語調與肢體語言、連接詞的適當運用都是獲取高分關鍵。」要提升英語能力,她建議通過沉浸式輸入、影子跟讀(找一段喜歡的英文演講,模仿其語音語調)、設定家庭英語時間等方式提升語感。「最重要是創造安全的練習環境,讓孩子敢於開口。」

升中面試推薦「PREP」結構訓練
面對即興問答,Miss Chu另推薦「PREP」結構訓練:先說觀點(Point),再闡述理由(Reason),接着舉出實例(Example),最後要重申觀點(Point)。 「這種結構能幫助學生有條理地組織思路,從容應對各種題型。」遇到不懂回答的問題,Miss Chu建議先重述問題爭取思考時間,誠實明言不清楚,或通過舉例進行推論。 「保持冷靜與微笑,表現出自信,遠比硬湊答案來得明智。」臨場有壓力是正常,Miss Chu說可以深呼吸放鬆、內心模擬練習,都是有效紓壓方法。

把握面試最後加分機會
一般而言,面試尾聲時,負責的教職員都會問「還有其他問題嗎?」別看輕這客套說話,Miss Chu強烈建議絕對不要回答「沒有」!「準備一至兩個有深度的問題,展現你對學校的深度了解和求知欲,好像『知道學校非常重視服務學習,請問學生在過程中是如何將課堂知識與社區服務結合?』、『學校提供豐富的科研資源,學生可通過甚麼方式參與其中?』這是最後的加分機會呢!」不少著名直資都是一條龍,學位競爭更見激烈,Miss Chu提醒,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展現「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與「和學校共同的價值觀」。「講出你的故事,讓面試老師看到一位有熱情、有主見、有韌性的學生,你已經是做到最好。」

準中一生家長支持而非干預
部分直資中學會面試家長,Miss Chu建議家長應準備好闡述教育理念、親子互動方式、對學校的了解與期望,以及對孩子的客觀認識。「最重要是勿過度操練孩子、勿搶答代答、勿只炫耀成績、勿否定其他學校。」她特別指出,家長應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與自信心。「『餐桌對話』是個好方法,每天進餐時聊些開放性話題,鼓勵孩子完整敘述。廣泛閱讀與討論、賦予孩子決策權,都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文:林詩敏 圖: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全港28間直資中學開放日/申請方法/面試日期/收生準則/學費 2026/27學年升中必睇︳持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