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戶外故事讀書工作坊揭開文字世界扉頁 培育兒童做個快樂小書蟲

更新時間:07:15 2025-10-13 HKT
發佈時間:07:15 2025-10-13 HKT

兒童閱讀︳不用AI回答,想成績佳、文筆好,閱讀永遠是不二法門,好處個個家長都知,問題是自己連「打開本書都難」,莫說引領孩子揭開文字世界的扉頁。坊間早有不同形式的讀書會,好像置身大自然睇書,親子玩作一團,誰還敢說睇書會好悶?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兒童閱讀︳大自然中感受文字

有看過《仙樂飄飄處處聞》嗎?實習修女瑪利亞領着七個孩子在山嶺前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唱歌與閱讀,才驚悉睇書原來可以在野外,可是香港沒有森林和原野,貧窮幾時都限制了想像。兒童繪本作者Natalie近日主理了一場親子戶外英語故事工作坊,在西九大草坪,多對親子席地而坐,圍圈聆聽她朗讀英語繪本,孩子輪流show and tell,在大自然享受文字之美。

於草坪上席地而坐,大夥兒投入書本世界。(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於草坪上席地而坐,大夥兒投入書本世界。(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兒童繪本作者Natalie(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兒童繪本作者Natalie(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讀書會刺激多種感官 

N:Natalie

Q1. 為何會有在戶外進行英語故事工作坊的構想?

N:一直希望能提供一個大自然的舒適學習環境給孩子,因為多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有助減少壓力,讓身體更放鬆,也可提高學習興趣和交流能力。以個人教學經驗,在戶外能刺激孩子多種感官,例如觸摸樹葉、聽鳥鳴叫、嗅嗅花香,都能增強兒童的感官發展。

Q2. 你是如何為孩子規劃這個工作坊呢?

N:首先由孩子彼此認識開始,營造一個友好的氛圍,接着我便朗讀英語繪本,並通過「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來激發他們對故事的參與感。接着還安排了彩虹傘等小團體遊戲,在歡笑聲中,孩子和家長也度過了一個充滿樂趣與溫馨的下午。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Q3. 家長和孩子的反應如何?

N:這次工作坊吸引了年齡介乎二至六歲的幼稚園生,是意想不到的受家長歡迎。透過工作坊,家長學懂了對話式閱讀技巧,日後親子共讀也可繼續運用,加上工作坊同時融入了團體遊戲,孩子玩得非常開心,也促進他們之間的合作與互助。家長們普遍認為這種學習模式既有趣又具教育意義,連自己身心也得以放鬆。

共讀英語繪本後,大夥兒一起玩彩虹傘(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共讀英語繪本後,大夥兒一起玩彩虹傘(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親子共讀書單推介

兩本由Natalie親自創作並插畫的繪本,色彩繽紛,能吸引幼稚園孩子,最重要是傳達了非常重要的價值觀。《Why Are We Not The Same?》談及要尊重每個人的不同,並學懂合作的道理,理解每個人都可以因着共同努力而達致更好的目標。《Why Am I Not Good At Anything?》則關於自我接納,描述一個孩子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但經過神奇泡泡的洗禮,他發現自己原來擁有許多優點。故事提醒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中,愛自己、欣賞自己是多麼重要。

《Why Are We Not The Same?》(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Why Are We Not The Same?》(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Why Am I Not Good At Anything?》(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Why Am I Not Good At Anything?》(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對話式閱讀 

有別於傳統伴讀方式,對話式閱讀就是家長和子女以對話的方式進行閱讀,好處是讓孩子和家長建立良好互動,以及藉着對話方式,鼓勵孩子多表達內心所想,如果對工作坊感興趣可到@sstory.adventures查看。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書展給我們的啟示 5個方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李安迪校長隨筆

相關文章︳正向教育︳4個親子共讀小故事 與小朋友互相分享與反思探索人生意義︳林秋霞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