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謾罵的小朋友長大後有8大後遺症:自卑怯懦 或會出現這種行為︳兒童遊戲治療
發佈時間:16:40 2025-08-26 HKT

家長們不要看輕對小朋友大聲疾呼的殺傷力,因為我們不斷以言語暴力對待小朋友會產生很多不良後遺症,從而令小朋友在成長中帶來一些缺陷。殺傷力之大絕不能低估,以下是我由過往觀察到吼罵所帶來的8大壞處。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1:小朋友會習慣性撒謊
小朋友在責罵中長大,久而久之做錯事後為了逃避責罵,他們會選擇說謊來代替誠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逃避現實。為了不被指責及無情的對待,弱小心靈經不起長年累月的吼罵往後會以說謊當作「擋箭牌」。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2:自卑心作祟
常被吼罵的小朋友會習慣認為自己做錯,不再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會不敢面對現實的自己,減少與人溝通,長期不敢表達情緒、自我意願會形成自卑的心態。有可能日後不能堅持自我意見,只為討好別人而去生活。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3:長大後變得暴戾成性
認為長大後只要變得強大便能解決所有問題,不會對人再有同理心,變得極度主觀及喜歡統治他人。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4:做事變得怯懦
在成長過程中,小朋友會想如何才不會被罵,所以做起事來會變得畏首畏尾,不敢面對任何挑戰,寧願選擇放棄不做不錯的心態,遠勝被罵的危險。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5:情緒管理能力的缺失
經歷過惡劣溝通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可能習慣於用吼罵的方式與他人溝通,缺乏冷靜、理智的情緒處理能力。這種不良習慣可能在成年後延續,使其難以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6:行為問題的出現
研究表明,受到體罰或吼罵的孩子,更易出現反社會行為或攻擊性行為。與家庭環境有關的負面情緒可能導致他們在學校和社交場合中,對同齡人表現出更高的敵意和衝突傾向。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7:學習動機的削弱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一個支持和鼓勵的環境。如果父母時常以吼罵的方式進行教育,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他們可能會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嘗試新事物,最終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常被謾罵孩子後遺症8:對權威的反叛
雖然吼罵可能在短期內造成行為的服從,卻也可能培養出孩子對權威的不信任感。孩子長大後可能對權威表現出抵觸情緒,難以尊重他人,甚至可能會對抗任何形式的控制,這在社會生活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

我跟很多家長表達過,我們貪一時之快,認為用最折衷的方法便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卻為將來帶來難以估計的錯誤付出代價。平常為了快速應對小孩用罵的形式確實可以短時間解決,但往後家長便要以三倍時間去修復,這樣一來一往其實損失更大,所以家長們不要再以指責來代替真正的教育了。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相關文章︳小朋友腦仔究竟諗乜?別常怪孩子反叛、曳 家長宜換位思考多聆聽︳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家長苦惱:放假做乜好?自製遊戲玩意簡單提升親子關係︳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父母偷講八卦事原來可以幫小朋友進步?這方面能力高成就發展亦偏高!︳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10件小孩子最害怕最討厭的事 父母吵架/做功課 洗澡都有份?︳兒童遊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