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僅4成小學符合教育局指引安排「無功課日」 初小生日花近1小時做功課 附3方法提高做功課效率

更新時間:15:53 2025-08-18 HKT
發佈時間:15:53 2025-08-18 HKT

政府去年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有議員分析指引公布一年後的實施情況,發現實際家課安排與學界研究建議存在顯著落差。研究數據來源包括《小學概覽2024》、18區學校網站,以及教育局的紀錄,分析樣本為512所;評估以四項關鍵內容衡量家課政策成效,包括功課量、家課時數、分層作業設計,以及「無家課日」安排情況。

做功課︳研究:孩子情緒困擾源自學業和學習過程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本港僅有44.34%的小學在課業政策中採納PECG,較2023 / 2024學年微升7.84%。在已對家課政策進行調適的學校中,僅47.4%作出實質改革,包括明確規範家課時數、規範功課量、實行「無功課日」等。

有研究指,孩子情緒困擾多源自學業和學習過程。(參考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有研究指,孩子情緒困擾多源自學業和學習過程。(參考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報告又指出,根據學校網站資料顯示,小一至小二學生家課時限平均定為30至60分鐘,小三至小四則為45至75分鐘,均大幅超出2024年研究報告所援引的學界建議標準,即10至30分鐘及30至60分鐘。有研究顯示,情緒困擾來源是學業和學習過程,而家課方面如做得不好亦會造成學生、老師、家長的沉重壓力。很多人認為做更多家課就可獲得更高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說到底,大家究竟想養出一個怎樣的孩子?是否想孩子快樂及健康地成長,才是關鍵。

(參考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參考圖片/圖片來源:PhotoAC)

3方法提高孩子做功課效率

為緩解這一困境,家長可從日常入手,提高孩子做功課效率,避免無謂延長時間。以下3個實用方法,基於專家建議及香港家長經驗,能有效提升專注力和效率。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提高孩子做功課效率方法1:制定明確時間表

家長應先跟孩子共同制定明確時間表,包括休息間隔。研究顯示,小學生注意力持久度約20-30分鐘,因此可將家課分割成小段,每完成一項休息5-10分鐘。家長可與孩子共同規劃每日學習黃金期 — 晚飯後至睡前,此時大腦較活躍,效率更高。 例如使用計時器設定「番茄工作法」,25分鐘專注後短休,漸養成習慣,減少拖拉。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提高孩子做功課效率方法2:良好學習環境

為孩子整理好良好的學習環境,移除干擾。簡潔的書桌、寧靜空間有助提升專注力。專家建議關閉電子裝置,避免玩具或電視分心;同時確保充足照明和舒適座位。跟孩子做適合的運動如散步,能刺激大腦血流,提高後續學習效率。 這不僅縮短家課時間,還減輕壓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提高孩子做功課效率方法3:使用正向激勵和獎勵系統

可跟小朋友設定小目標,如完成數學後可玩10分鐘遊戲,強化成就感。心理專家指出,讚揚努力而非結果,能培養內在動機,避免孩子視家課為負擔。 長期而言,這有助孩子自主學習,轉化壓力為成長動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相關文章︳ 麻省理工研究:過度依賴AI寫作或會導致認知失憶 專家:用AI前要做這一點︳親子熱話

相關文章︳34%學童不快樂 婦聯調查:僅57%家長認為家庭生活愉快 經濟不景增家長壓力︳親子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