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校率先推行!常識科分拆全方位認識「科學科」 專訪英基IB 4狀元溫習科︳《親子王》新一期精選內容

更新時間:10:50 2025-07-17 HKT
發佈時間:10:50 2025-07-17 HKT

不知道有多少人小學時讀過「社科健」(社會、科學、健康教育),甚或更遠古的「社自健」(自然科學)呢?1997年,當時教育署將「社科健」整合為常識科,中英數常因而成為小學四大主科;及至2023年,教育局宣布常識科於2025 / 26學年起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一直只聞樓梯響的改革,終於進入倒數階段,而家長內心亦也許有100個疑問。走訪去年已全校推行科學科的先導小學校長,也同時聽聽中學校長的意見,相信能讓家長更了解新科目的規劃。

常識科分拆:小一、小四先實施

本年九月份新學年起,分拆後的科學科先於小學一、四年級實施,然後逐級推廣到2027 / 28學年,將完成所有級別的過渡。根據教育局的課程框架,科學科將涵蓋四個學習範疇:「生命與環境」、「物質、能量及變化」、「地球與太空」及「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共設15個主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同時強調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科學科4大學習範疇 

  1. 生命與環境:學習人體健康,亦涵蓋生物的特性、生態系統、生命的延續、生物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等。  
  2. 物質、能量和變化:探討物質的特性和變化、能量的不同形式和傳遞、力和運動等。 
  3. 地球與太空:學習地球的特徵和資源,氣候與季節、太陽系和宇宙的相關知識。  
  4. 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了解航天與創新科技,以及科學過程和科學精神。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陳雪荺校長  Learning by Doing 

賽先生(科學)由1915年新文化運動開始說了百多年,時至今日,擁有「科學的頭腦」好像仍不是平民百姓的事,所以家長和同學一下子面對科學科,難免如有一片腦霧。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下稱陳南昌)陳雪荺校長是理科出身,甫畢業便於中學任教了八年,後來轉到兩所直資小學任教及發展科學科達20多年,直言「教小學科學科是好好玩及開心事」。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陳雪荺校長(圖片來源:《親子王》)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陳雪荺校長(圖片來源:《親子王》)

自製校本教材

陳南昌於2024學年已經在小一至小六推行科學科課程,除設立全新的實驗室,推動學生親手做實驗外,科學科的團隊一年內更製作了16本小一至小六的校本教材冊。「由於當時未有切實的課程框架,所以我們先跟隨本身的常識課框架,選好貼近科學科內容的常識課本後,就依着書中課題擬定校本課程,繼而製作校本教材。」陳校長認為校本課程重點不是內容,而是教學策略。「設計校本課程的重點是讓老師理解『為甚麼這裏要加這個實驗?』、 『這個實驗又如何驗證內容?』,從而摸索出多元化的教學策略。」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說起做實驗,大家腦中可能冒出科學家混合五顏六色化學物的情景。陳校長笑言小學生的實驗,必然趣味先行,而且非常生活化。「以去年小一為例,基本上他們的實驗都是透過五感去體現,即眼耳口鼻(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其中一個課題是探究物件的質感,同學要用手去觸碰、感受。」老師會提供一個四面密封的箱子,同學伸手進內觸摸物品,觸摸完畢便要回答問題:裏面的東西是粗糙還是平滑?冷還是熱?可不可以改變形狀?「初小以遊戲式實驗為主,又譬如有一個實驗想同學理解光的重要性,同學會先畫一幅畫,然後老師用一塊全黑的布蓋着他,這時老師會問『看到手上的畫嗎?』那當然是看不到了!在這個過程中,同學便理解『沒有光就看不見』,他們通常會玩得嘩嘩大叫!」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想睇更多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湯皓勛校長專訪及其他有關科學科內容,即睇新一期《親子王》封面故事。

英基IB 4狀元滿分秘訣 作息定時專注溫習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素以高標準、全人教育著稱,對學生的學術能力與時間管理都是極大挑戰。在香港,英基學校協會(ESF)作為主要IB課程提供者之一,每年培養出不少成績優異的畢業生。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香港今年共誕生至少30位IB滿分「 狀元 」,其中英基學校協會旗下中學獨佔15席,包辦全港半數狀元名額。《親子王》邀請了其中四位分享他們的讀書心得及減壓方法,供一眾莘莘學子參考。想知更多就要留意最新一期《親子王》家長熱話專題。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馬灣親子遊 5大推介

今年3月最新活化開放的馬灣1868,隨着餐廳和文創商店陸續進駐,而成為香港一個假日好去處。為子女選擇一些工作室參與手作之餘,家長也可選擇一間café悠閒地chill住望海景放鬆一下!想知馬灣有幾好玩?即睇新一期《親子王》喇!

(圖片來源:《親子王》)
(圖片來源:《親子王》)

想了解更多「封面故事」、本期的其他升學教養內容及假日有何親子好玩推介,即掃描《親子王》網頁(https://www.stheadline.com/parenting/親子)參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