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想跳出性別定型的框架 家長可以跟着這兩步驟作出扶持︳兒童心理
發佈時間:14:13 2025-07-12 HKT

這個世界對孩子的性別有很多既定的框架(gender stereotype),例如女孩子應當斯斯文文,男孩子要硬朗不流淚。這些觀念往往在我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有時連我們也不自覺地受其影響。你可以觀察下自己有否在不經意間透露出自己對性別的固有觀念,曾否說過以下的話:「女孩子說話不要這麼大聲,安靜一點。」、「男孩子不可以如此輕易流眼淚,要堅強一些!」慢慢你可能會留意到孩子想跳出性別的既定框架,探索自身的潛能,例如男孩子可能想學跳芭蕾舞,女孩子對科學感興趣。當孩子想跳出社會所給予自己性別定型的規範,我們應該怎樣扶持他們?今次分享兩個步驟,讓你能用更好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發掘真我。

扶持孩子跳出性別定型第1步:保持開放的心態 探索不同可能性
對孩子而言,最令人沮喪的莫過於父母完全拒絕聆聽他們的心聲,甚至一味強迫他們接受上一代的價值觀。無論孩子性別如何,我們都應該先了解他們當下的需求,避免過度解讀或批判孩子的興趣和行為。我們的全然接納和愛護,能為孩子築起一道防護牆,抵禦來自社會的偏見和壓力。

要知道,那些選擇不同於傳統路徑的人,往往要面對來自社會的質疑,更要承受來自上一代的否定。因此,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支持孩子探索自己的潛能。無論是女孩想嘗試當工程師,還是男孩想學習舞蹈或選擇非傳統的興趣愛好,我們都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重要的是,不急於為孩子的興趣下定論,或者過度解讀這些選擇的含義。若我們能做到不輕易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妄下判斷,這已經比傳統的亞洲專制教養方式進步許多。只有開明的教養態度,才能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扶持孩子跳出性別定型第2步:陪伴孩子面對探索時的複雜情緒
這個世界有時會把事情看待成非黑即白,分為二次元。因此,我們可以慢慢與孩子解釋並非所有事情也要是二次元的。我們該怎樣做這件事?首先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面對當其探索自身可能性時的複雜情緒,例如當男孩子開始學習跳芭蕾舞時,他可能會面對其他同學的一些言語,令其感到不舒服,我們可以對孩子說:「相信當同學仔這樣說的時候,你當刻一定感到十分難受。」這個行為的目的是提供安全感予孩子,不要讓他孤單面對複雜的情緒。而當我們聆聽孩子的複雜情緒後,可以擔當孩子的教練,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自由去探索自身的可能性,例如男孩子也可以喜歡粉紅色,正如女孩子出於個人意願,也可以學習傳統來說比較男性化的運動,例如欖球。

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讓他們安心及明白自己有權去探索一切感興趣的事,發展上天給予他們的禮物。我們作為家長只需要支持孩子,而非把自己的夢想、傳統思維硬要加諸到孩子身上,因為我們要記着,當父母反對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時,這並不會改變孩子的行為,卻會改變孩子怎樣看待自己。
Dr Rosa Kwok 兒童心理學家
從事兒童早前教育研究超過12年,現正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擔當兒童心理學講師,療瘉各位因培養孩子而煩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教育文章:https://drrosakwok.com/blog/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DrRosaKwokTV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rosakwok/
相關文章︳神經科醫生警告:3種高危活動易令孩子大腦受傷 這運動比賽易發生腦震盪︳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揀圖書要有這兩方面的考量!哈佛研究:想提升小孩語言能力家長要做的3件事︳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孩子欠缺耐性?家長必學3招教小朋友學會「等待」︳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哈佛研究:2大方法教出堅強孩子 家長別急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