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童︳SEN孩家長心聲:先輸後趕上 提早對學校建立了安全感、適應主流學校
發佈時間:07:15 2025-07-30 HKT

SEN學童︳最能道出箇中竅訣的,永遠是同路人。有一對SEN雙生兒(哥哥東橋、弟弟東樺)的媽媽Kate,努力不懈為兒子學業打拼,終入讀主流小學並將升讀二年班,教人鼓舞。或許SEN學童的學業路不好走,難關亦重重,但只要心存盼望,一定能走過。

SEN學童︳輸咗幾條街
人們常說贏在起跑線,Kate坦言「輸咗幾條街」。兩兄弟是極早產嬰,醫生評定二人是特殊學習困難,Kate說:「SEN有很多類別,而他們是『食全餐』,醫生說判別不來。」東橋在醫院住了八個月,東樺住足兩年才出院,Kate直言再哭再傷心也無補於事,不如好好為兩兄弟成長作出最大努力。Kate的努力是但凡關於SEN童的課程、工作坊,她都去上,疫情帶來很多網課,更方便她安坐家中學習,醫生們見她勤力,當知道有工作坊適合都推介給她,「港九新界我都去!」學學埋埋,Kate就應用於日常,教養兒子。

幼年時在早期訓練中心接受評估及訓練,東橋不論身體狀況和能力都比東樺高,於是弟弟入讀特殊學校,東橋則就讀於香港保護兒童會聖誕老人愛心粉嶺幼兒學校,Kate感恩由校長、臨床心理學家、兼收老師到班主任們都非常有愛心,讓東橋擁有愉快的幼稚園生活。「師長及醫生等也認為他有能力入讀主流小學,於是我從K1就開始為他入讀主流小學,於是我從K1就開始為他入讀小一作準備。」
落堂鐘聲成困擾
Kate最初利用繪本《我不喜歡上學,媽媽還是不放棄我》解說上學這回事。「書中男孩住在高山,常常逃學,後來媽媽每天陪他走路上學,漸漸他體恤媽媽的苦心,再沒有逃學。」Kate刻意讓東橋知道,即使上小學要面對各樣事情,勿因一時困難而逃避,媽媽必然會一直陪伴,希望他如書中主角堅持到底。做足心理建設,深知SEN孩最缺安全感,處身陌生環境,一旦鑽牛角尖就會情緒波動,於是Kate先從硬件為東橋作準備。「先去適應硬件,然後才適應人。」,她笑言帶兒子睇足三年學校,早就鎖定現時囝囝就讀的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於是常常帶他到小學附近逛,刻意告訴他「由屋企過嚟條路係咁、响學校行返屋企係咁……」。「因緣際會有機會加入教會,祟拜地點正是小學禮堂,東橋逢周日跟我返教會,提早熟悉了校園環境,也認識了牧師及部分教友,讓其對學校建立了安全感。」

跟不少SEN童一樣,東橋大小肌能力差,幼稚園的支援老師非常貼心,於K3時為東橋加強特訓,其他同學寫兩張工作紙,東橋就寫夠五張。「支援老師一直很幫忙,畢業前特地給東橋暑期功課,讓他練寫小一書本中的相關詞彙。」東橋平日多用右手,但寫字就是左撇子,所以媽媽也特地製作圖文兼備的練字簿,又或跟他一起練字,盡力於小一開學前跟上進度。
多年準備,最終夢想成真,東橋入讀心儀小學,也代表真正的考驗來了。「入學初期最大難題是落堂鐘聲,對東橋來說鐘聲非常刺耳,也讓他感到害怕、耳朵痛,因而哭喊扭計,糾結了好幾個月。」幸好老師想到為他倒數計時,於落堂前一分鐘便預告快要響鐘,隔離位的同學可以細聲和東橋聊天,分散注意力,待鐘聲響就為他按着雙耳。 「最開心是同學主動幫忙,不但給予關愛東橋,也陪伴他擊退鐘聲困擾。」入學前Kate最擔心東橋天生解讀心智弱,俗語「唔識睇人眉頭眼額」,社交會有困難,沒料到一個難題竟解決了另一個難題。

比賽學懂守規
東橋的學業成績很理想,只有中文稍遜,知子莫若母,Kate說東橋有點完美主義,像數學、英文是強項就老想得100分。「完美主義令他的思維欠彈性,怕他心理壓力大,滿分不是爸媽的要求,常跟他解釋分數不是一個指標,反而要明白錯了甚麼。」東橋有好成績,Kate當然下過一番苦功,好像家中貼滿生字大字報,又會利用繪本去講解事情,不過她歸功於東橋記性好,只是其他「配件」需要再鍛煉。說Kate努力不是白話,如她知道哪些遊戲對SEN童有效益,就算二手她都會盡力搜羅給兩兄弟,也不辭勞苦帶東橋出外比賽,只為讓其見識世界,而且不止學術性比賽,連Cosplay都會玩。「具競賽性質的,旨在讓東橋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及有機會面對不同的人和環境,至於那些趣味性的,可以增加生活體驗,每個比賽都有不同的規則和要求,讓東橋越來越懂得守規的重要性,同時擴闊視野、不要那麼執着。」

東橋的小一生活可說順利過度,Kate感恩李校長、老師和職工為他帶來很多愛和安全感,自理能力也穩步上揚,由需要老師幫忙執書包到自己執書包,也學懂執櫃筒,有肉眼可見的進步。「上學是開心,帶動他成為一個情緒平穩的小朋友,東橋愛打分,如果100分是滿分,媽媽給他95分。」
後記:非洲鼓與不放棄的媽媽
Kate着記者一定要推介非洲鼓給家長,說是一氣呵成的好活動。東橋出生後因為氣管長期插喉,以致發聲有問題,雖然一直有言語治療師訓練,始終未能好好控制聲調。「非洲鼓需要唱歌、跟節奏打拍子和舞動身體,記歌詞可訓練理解力和記憶力,打拍子令手腳協調大有進步。最意想不到是唱歌訓練了東橋的聲調,繼而改善了說話能力,真係好好呀!」邊聽Kate為東橋及東樺作出的努力,不禁讚嘆她是堅強的媽媽,可是堅強人最不愛別人說堅強。「我只是不放棄、一直向前行,仲有大段路要行呀!」Kate說。

文:劉佩樺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SEN學童︳SEN童開學指南助適應新環境 必備開學7件工具/選文具要留意這3個重點
相關文章︳SEN學童︳系統化訓練SEN童開學有用!3大適應方法+3大主科3個溫習法 強化記憶要靠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