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訓練讀書或考試機器嗎?3個方法培育知識與能力俱備小朋友︳兒童遊戲治療

更新時間:16:30 2025-01-05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01-05 HKT

現今社會贏在起跑線已經是必須的事,在我的小朋友入讀小學前,我也有去深思這一個題目:「我想他有個怎樣的人生呢?要在父母不斷催谷之下成長,還是順其自然?」相信這個問題也考起了千萬家長!

父母謹記培養不是催谷

父母不介入就會輸在起跑線,介入又好像過不了自己,因為看到每個小朋友都學這個,報讀那個,總不想自己小朋友落後於人。到最後我個人認為應該找出小朋友的本質,再加以培訓,但謹記培養不是催谷。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幼稚園小小年紀已經知道16×16的答案,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小朋友很聰明,年紀這麼小已經知道乘數怎樣做。但背後細心想,如果小朋友不是聰明絕頂,甚麼資優生的話,背後推動這個知識的極大可能是他的父母。而父母永遠心中總有兩個標準答案,但其中一個應該會是「我希望小朋友健康快樂成長」,另一個則會是學業有所成就。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難於應付日常生活

現代有句俗語,叫作「高分低能」,低能不是解作智商,而是應付日常生活都有困難的學童,這個現象是近年才出現。我小時候,父母是會將日常生活的難題與我們分享,或叫我們代勞,就像媽媽會跟我說:「仔,屋企無豉油,過去隔離屋問下陳太有無!」當陳太都沒有時,我們已經會和她說,不如我到士多買一支;又或是會叫家中最年長的去照顧其餘三個小孩子,但當時最大年紀那位才僅僅八歲。即使不是要去照顧年幼的兄弟姊妹,我們生活上的一切都會很主動,例如吃飯前要幫忙、進食時要安靜、飯後要執拾碗碟等。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為何近代會有這個「高分低能」的現象?隨着社會進步,物質豐富了,家長也甚少將家中的事由小朋友去分擔。反之,家長會集中在小朋友的學業、興趣班,而忽略了他們成長的能力。過馬路應該怎樣過?父母或家中有工人姐姐的,就只會手拉手捉着他們過馬路。但成長不就是去體驗身邊發生中的事情嗎?我們應該停在馬路旁,告訴他們燈號的運作,了解車的流動和突發事情的處理手法,而不是盲目地只是拖着一個生命體走路。如果小朋友從小就缺乏解難能力,縱然有多大的知識也只會變成讀書機器。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3個方法培育知識與能力俱備孩子

如果大家都想培育一個有知識有能力的小朋友,不妨嘗試以下幾點:

  1. 不斷讓他們犯錯,學習最好的捷徑就是從錯誤中反思過來,也可以鍛煉小朋友的逆境思維。
  2. 分擔家庭工作,適當地讓他們做適量的家務,提升自我價值,學習真正的生活。但家長切記不要在小朋友完成家務後加以獎勵,這樣會令小朋友認為家務和獎勵是一個等號。
  3. 家長應該多去參與小朋友的成長,這種參與,不是說你會帶他們去哪裏遊玩,又或是去學甚麼興趣班,而是真正投入在他們的生活裏,從中理解小朋友的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每位小朋友都有獨特的一面,不要用千篇一律的訓練方式去倒模製造小朋友的個性,希望各位家長都能一起去探討自己小朋友的特質,陪伴他們成長。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一位在職爸爸,希望透過遊戲治療的方法令家長們輕鬆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點,如能在小朋友成長早段介入,往後就能輕鬆管教。家長和小朋友的誤會往往是大家頻率sync不到所致,我會透過這平台讓大家重新認識你的小孩。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袁志楓Jack 兒童遊戲治療師

 

相關文章︳為小朋友反叛期作準備 跟青春期孩子相處5大注意事項︳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學生3大壓力來源 家長宜留心這個危險警號!教孩子清空情緒紓壓︳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小朋友腦仔究竟諗乜?別常怪孩子反叛、曳 家長宜換位思考多聆聽︳兒童遊戲治療

相關文章︳家長吵架對小朋友的影響 孩子因父母吵架而擔心爸媽可做這4點︳兒童遊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