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聽話」或是感覺統合出問題致影響專注力 這年齡改善效果最顯著︳麥太育兒秘笈

更新時間:00:49 2024-11-06 HKT
發佈時間:21:00 2024-11-05 HKT

數個月前,有對父母帶同一位五歲的小男孩來找我進行評估和專業諮詢。他的媽媽告訴我,孩子在學校裏總是坐不定,經常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甚至會突然離開座位走來走去。老師試圖讓他專心聽講,但似乎無論怎樣提醒,他的專注力都是短暫的,這讓他的父母非常焦慮,覺得孩子「不聽話」,擔心他會越來越跟不上課堂進度。

「唔聽話」原來是感覺統合問題

於是我為這個孩子進行評估,當中包括測試他對不同感官刺激的反應,是否存在過度敏感、感覺鈍感或感覺尋求(sensation seeking)等行為。結果發現,這個孩子的前庭系統和本體感覺系統失調,所以導致有坐不定的情況。然而,這些感覺統合問題往往都被家長忽略,家長很容易會誤解孩子為「不聽話」或「注意力不集中」。作為職業治療師,我希望能幫助更多家長了解感覺統合的重要性,並透過專業的評估和治療,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提升專注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甚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如何接收、處理並回應來自周圍環境的各種感覺訊息。這些訊息包括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還有兩個常被忽視的系統 —— 前庭系統(控制平衡和動作)和本體感覺系統(人體對於肢體動作與位置的覺知能力)。當這些感覺訊息能夠順利整合,我們就能專注於當前的任務,並做出合適的反應。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然而,當孩子的感覺統合出現問題時,他們可能會無法適當地處理這些訊息,導致在學校、家裏或社交場合中出現專注力下降的情況。舉例來說,有些孩子可能對外界的刺激過度敏感,比如教室裏輕微的噪音或燈光的閃爍,都有機會讓他們無法專注。反之,感覺鈍感的孩子可能會不斷地尋求更強烈的感官刺激,像不停地跑跳、搖晃或敲打物件,於是無法安坐專心上課。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感覺統合治療的流程

當了解到感覺統合如何影響專注力後,關鍵在於如何幫助孩子改善這些問題。作為一位職業治療師,我會先評估孩子的感覺統合情況,了解孩子對不同感官刺激的反應,並確定具體的感覺統合問題。

接着,我會根據評估結果和孩子的具體需求,為孩子度身訂造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動和訓練,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孩子逐步適應不同的感官刺激,並且透過有趣的方式改善他們的平衡感、身體與空間感知,以至專注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研究表明,越早進行治療,效果越顯著。這是因為孩子的大腦在早期(零至五歲)具有較高的可塑性,能夠更快適應和改變。在受過相關訓練的職業治療師督導和訓練數個月後,許多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會顯著改善,他們大多能夠在課堂上專注更長的時間,並且不再頻繁地離開座位。而孩子們也會變得更自信,因為他們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並且在學校的表現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麥何小娟 - 資優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從事兒童發展、行為及情緒治療超過35年;教育碩士、美國註冊職業治療師(兒科)

Facebook專頁 「兒童發展顧問麥明詩媽媽」
Instagram @makhosiukuen
Email: [email protected]

麥何小娟 -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麥何小娟 -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相關文章︳目標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設定學業目標?可參考「SMART原則」︳麥太育兒秘笈

相關文章︳我的孩子是高敏兒?認識高敏兒 這種訓練有助提高自我調節力︳麥太育兒秘笈

相關文章︳課外活動越多 = 越好?重質不重量 過度催谷子女或會有反效果︳麥太育兒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