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親子王》7-11及OK便利店有售!即睇更多升學教育、教養溝通資訊
發佈時間:00:02 2025-04-24 HKT

視覺藝術(Visual Arts)於亞洲社會老是有一種「輕浮」意味,部分家長甚至認定「畫畫無用」,好無彎轉。從商業角度考量的話,單單是本地每年的「藝術三月」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以及無價的藝術素養,足以改變固有觀念。放諸教育,小學呈分試不論改變評分比重前後,視藝科都佔一席位,它除了可提升學生創意及表達能力,激發個人創造力面對這個講求創新的數碼時代外,同時培養評賞藝術能力,孩子懂得分辨「靚」與「唔靚」,才懂得欣賞世間一切美善,促進全人發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禮儀師爸爸當孩子了解死亡 更懂得對待生命
香港傳統殯葬業從不優雅,殯儀館冰冷、紙紮公仔陰森,更曾聽過負責喪事的人被指為「不祥人」。當死亡在華人社會被視作忌諱,自然一切顯得神秘,彷彿最好不聞不問。不過由禮儀師鍾家樂談及殯葬,所有事情充滿了文化色彩,價值連城,他的外型談吐、價值觀的表達方式,打破人們對香港傳統殯葬業的印象,每天面對死亡、負面情緒,更讓他深思作為爸爸如何跟孩子相處,輔助子女成長。原來談死亡可以這樣溫柔。

數字的奇妙力量
每周的花式跳繩課堂上,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課堂開始了幾分鐘,但學員和家長們仍未能專注於跳繩教練的指示,怎麼辦呢?這時,我們一班經驗豐富又聰明的教練便會施展他們的「數數魔法」 —— 用響亮的聲音開始數:「1、2、3⋯⋯」神奇的是,就像按下了一個無形的開關,學員和家長聽到數數字的聲音,便馬上專注起來,跟着教練的指示做起熱身動作。特別是SEN學員,一旦認真起來就會變得異常專注,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而教練適時的讚賞,更產生了無窮的鼓勵作用。

《苦盡柑來遇見你》裏的富養孩子術
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When Life Gives You Tangerines),以1950年代濟州島為背景,講述了吳愛純 (IU飾) 和梁寬植 (朴寶劍飾) 跨越數十年的人生故事。劇情深刻描繪了三代親子關係中的教育方式、價值傳承與情感關係。從親子教育的角度切入,發現當中有不少細節值得探索及反思。

母親節DIY好去處 6大推介
還有兩個多星期便到母親節,除了畫賀卡、送花給媽媽,也可以親子參與一些工作坊,讓孩子親手製作別具意義的手作禮物送給媽媽,或者為媽媽或家中長輩「下廚」,藉此讓他們體驗母親及家庭中其他女性長輩平日的辛勞,一起為媽媽們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