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太育兒秘笈︳過度保護易不聽指令 小孩子「不聽話或任性」應這樣做!

更新時間:19:45 2023-05-04
發佈時間:19:45 2023-05-04

為培養孩子成一個擁有獨立思考、充滿創意的人,於是有些父母或以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放養」孩子,任由孩子隨心所欲,不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亦沒有為孩子定下適度的規矩。然而,當父母過度放任孩子的行為,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變得「不聽話」,把父母及老師的指令當作耳邊風。所謂「聽話」,在此可以理解為孩子遵循指令的能力。當孩子欠缺遵循指令的能力,長遠會影響孩子是否樂於受教,甚至將來能否客觀的接受別人勸告、與上司相處等等的能力。那麼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習遵守並跟從指令呢? 


過度保護易令子女拒絕遵循指令

現今世代,有些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越俎代庖,生活中的大小事皆為孩子打點好一切,只讓子女事事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 另外,筆者亦曾接觸過不少個案,孩子因父母過度溺愛而變得封閉、拒絕遵循指令、只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父母亦沒有認真要求孩子學習聽指令,結果更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學業成績 (例如有些幼稚園學童在班房不依老師指令,並會在班房搗亂發脾氣;小學時,老師告訴孩子何時要交某樣功課、預備默書等,孩子都充耳不聞!結果欠交功課、沒有溫習默書等成為常態)。

 過度保護易令子女拒絕遵循指令(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過度保護易令子女拒絕遵循指令(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現今世代,有些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越俎代庖,生活中的大小事皆為孩子打點好一切,只讓子女事事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 另外,筆者亦曾接觸過不少個案,孩子因父母過度溺愛而變得封閉、拒絕遵循指令、只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父母亦沒有認真要求孩子學習聽指令,結果更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學業成績 (例如有些幼稚園學童在班房不依老師指令,並會在班房搗亂發脾氣;小學時,老師告訴孩子何時要交某樣功課、預備默書等,孩子都充耳不聞!結果欠交功課、沒有溫習默書等成為常態)。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簡單活動無形訓練孩子 

面對這種情況,筆者會建議父母從日常生活中着手為孩子訓練。舉例說,一至兩歲的孩子已有能力遵循一個簡單指令,如可以指示孩子「把玩具車給媽媽」;兩至三歲的孩子可以遵循兩個指令,如在超級市場,你可以指示孩子「首先拿一個蘋果,然後拿兩個橙給媽媽」;三至四歲的孩子可以聽懂三部分的指令,如「去刷牙、洗臉後,放一個杯子在桌子上」。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其實無形中在訓練孩子接收及理解指令,從而學習完成日常或不熟悉的任務。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孩子不聽從 便繼續重複指令

明山和明詩約四歲時,我早已跟他們說明在家玩玩具時,要坐在小椅子,並把玩具放在桌上玩,期間不能跑來跑去。上小學後,我指引他們坐在書枱,專心完成一項功課後才可玩耍。小朋友當然會有不服從的時候,但我和外子不會以打罵方式處理,只是重複指令,例如「要做完一項功課,才可玩耍」。小朋友的適應能力很高,重複指令之下,他們就能慢慢建立規矩,培養出自律的習慣。過程之中,視乎情況之下,家長可以適量地引導孩子明白和理解指令背後的原因(年紀小的孩子,理解力有限,則不宜給過多的解釋)。家長需要留意儘早培養孩子的「內在紀律性」,讓他們透過學會自我控制,毋須在父母的指令和督促之下亦能自動自覺去完成。至於怎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內在紀律性」呢?筆者在此先賣個關子,留待下期再與大家分享。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AC)

以筆者多年的臨牀經驗看,若孩子的偏執性太強,又或「不聽指令」的情況太嚴重的話,家長則可能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及輔導!愈早把問題改善,對孩子發展愈有益處,亦有助建立整個家庭的和諧。

相關文章︳麥太育兒秘笈 ︳專家拆解父母謎思:「我的孩子不專注,該怎辦?」

麥何小娟 -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從事兒童發展、行為及情緒治療超過35年;教育碩士、美國註冊職業治療師(兒科)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麥何小娟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麥何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