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玩樂媽鄧家怡|積木的力量【613期】

更新時間:03:00 2022-03-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2-03-03 HKT

大兒子對於積木的喜愛,在最近一年簡直達到癡迷的程度。筆者記得兒子出生後不久,家中便有樂高玩具,可是他三歲前基本上完全不碰,我聽到別人說積木對孩子發展有多好,他卻興趣缺缺。

可是到了三歲多,他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非常愛用積木創作——書中的幻想情景、人物、動物和各樣現實中不存在的發明,他都一一呈現。

五歲看懂說明書
兒子五歲後,在沒有父母指導下,竟然自行看懂為七歲以上兒童而設的樂高說明書,跟着步驟砌出千變萬化的成品。積木易於攜帶,他又百玩不厭,可以獨自在家玩一整天,從早玩到晚都覺得時間不夠。

後來,筆者發現除了傳統的樂高積木,還有附編程的積木、上螺絲的積木等,並可以與一般的樂高積木搭配,於是又再添置,作為他的聖誕和生日禮物。目前在旅居的旅程中,也與他到訪了多個樂高主題景點,如LEGOLAND Discovery Centre、樂高酒店、LEGOLAND 等,令他眼界大開,也刺激其靈感以設計更多新作品。

過程中學習新知識
沉迷積木的孩子,大多喜歡創造新作品,而不是只一直跟着說明書拼砌。這需要全面的思考能力、舉一反三、主動解決問題。例如構想新的城市建築,他們要知道必須搜集哪些材料、在缺乏一顆積木時有何替補方案等。本 來,筆者對於孩子從積木中學到甚麼沒有特別的期望,但因為他的專注和熱情,他在過程中便不知不覺被啟蒙,獲得建築設計中物理結構和機械的相關知識。

兒子未必能夠說出很多原理的詞彙,但是他已經明白當中的運作,全都由他自由創作和設計積木成品而得來。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但他們不願意被逼學習太難或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的知識。 在「玩」的過程中,若孩子們可探索、體會屬於他們的世界,則更容易掌握知識,無論是書本上的還是課本外的。相信通過動手實踐,孩子能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即使失敗,至少嘗試過,他們會更渴望掌握知識,相信也更容易記住知識。

給予空間孩子探索
丈夫對大兒子說,小時候的爸爸也很愛砌積木,可惜在上一個年代,爺爺把這個興趣視為荒廢學業、對成長沒有任何用處的娛樂,更在他面前丟掉很多積木玩具。因此,爸爸很感恩現在可以給兒子空間,盡情探索。雖然看似 只是砌積木,但是兒子的自主學習力量實在非常大,這也是很難得的專注力。成年人不是一直追求對某樣事情熱衷得廢枕忘餐的心思嗎?假如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興趣,千萬要好好保護,這實在是孩子在家中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