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港產狀元逾半百 考生人數續升 顏寶鈴IB班申請增近3成 校長分析受歡迎原因

更新時間:15:44 2025-09-05 HKT
發佈時間:15:44 2025-09-05 HKT

IB|今年5月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考試成績已於7月6日公布。根據《星島教育》統計,今年全港誕生最少55名「IB狀元」,佔全港2630名考生中約2.1%。在平均分方面,本港學生的平均成績為36.86分(滿分為45分),較全球平均成績30.58分,高達6.28分。事實上,本港報考IBDP的人數持續上升,其中以今年首誕2名「IB狀元」的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為例,校長周楚成指有意申請IB班的學生,較去年多了接近3成。

IB|較全球平均分高6.28分

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由瑞士日內瓦國際學校於1968年創立,現已於全球160個國家推行。在香港,現有69間國際、私立及直資學校獲認證開設IB課程,其中有38間學校開辦「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IBDP),並已於7月6日公布考試成績。

根據國際文憑組織(IBO)的資料,在今年5月的考試季,香港共有2630名學生應考,平均成績為36.86分,較全球平均成績的30.58分,高達6.28分,反映本港IB學生的平均水平不俗。事實上,在「IB放榜日」當天,多間學校已傳來誕生45分滿分「IB狀元」的喜訊,部分學校經過成績覆核後,「狀元」數目更有所上升。

隨着各校作出IBDP的成績覆核後,包括英基沙田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德瑞國際學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及弘立書院,獲取45分滿分的考生人數有所增加,經《星島教育》統計,截至9月2日,本港今年最少誕生55名「IB狀元」,分別來自18間國際、私立及直資學校,包括首次誕生2名「IB狀元」(溫灝朗及蕭健朗)的直資中學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IB|升大學比率較文憑試高

因應近年不少家長對IBDP課程有興趣,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校長周楚成分析,主要有3大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港的「IB狀元」數目多,容易吸引家長注意。他表示,今年約有2600人應考IBDP,但已有30多人取得滿分(覆核前),誕生狀元的比例,相對中學文憑試(DSE)高,「今年中學文憑試有5萬多人應考,但只有17人成為『狀元』,因此IB予人感覺較易出『狀元』。」

另外,周楚成指,IBDP在海外的認受性高,即使有意留在香港升學的IB學生,亦可透過非聯招途徑(Non-JUPAS)申請入讀本港的大學,升學選擇較多。他透露,今年畢業的24名IB學生,全部均獲得大學學位課程取錄(包括本地和海外),至於就讀文憑試課程的學生,就只有8成多學生獲學位課程取錄。

就本港學生在IBDP課程取佳績,周楚成認為某程度上跟評分準則有關。他指文憑試課程可奪5**的學生只限少數,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網頁資料,其中約10%成績最優異的第5級考生,才可獲「5**」;反觀IBDP課程,學生在每個科目中,達某個水平即可獲7分滿分,學生較容易掌握其評分準則,學校在預計學生的成績時也較準確,知道如何幫助學生。

延伸閱讀:IB學校|2025年全港18所IB狀元學校/平均分一覽 哪所最多狀元?哪所平均分最高?

IB|外向及語文根基好適讀

在學生對IBDP課程的認識越來越多之後,周楚成指,有意報讀該課程的學生人數也上升,他以今年9月中四級的IB預備班為例,有意申請的人數較去年上升近3成。不過,因應教授IBDP和文憑試老師的訓練並不同,加上資源問題等原因,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初步保留只開辦1班IB預備班,共提供30個學額,有意申請的學生,必須經過面試,讓校方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能力是否適合。

「因為就讀IBDP課程的學生,需要閱讀很多資料,也有功課需要寫作,例如要寫4000字的論文,所以具寫作技巧、語文根基良好的學生,會比較適合讀IBDP課程。」周楚成補充,IBDP課程除了學術部分,學生亦必須參與CAS(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因此性格外向、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也適合課程。

另外,有意讓子女讀IBDP課程的家長,要留意現時只有國際、私立及直資學校可以開辦IB課程,然而,不同學校的學費落差頗大,家長可視乎學校課程、辦學特色、校風、是否需要申請獎助學金等因素,決定為子女申請哪間學校。

記者:陳艷玲、陳洋

圖片: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為2年制,部分學校為了讓學生掌握就讀IB課程的技巧,因此會在中四開辦IB預備班,在中五和中六級才正式提供IBDP課程。

修讀IBDP課程的學生,須在6個學科組別,即「語言與文學研究」、「語言習得」、「個人與社會」、「科學」、「數學」及「藝術」中各選修一門科目,每科滿分為7分。

至於另外3分,就來自必修的核心科目,包括「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 TOK)及「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 EE);此外,學生須完成「創意、活動與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CAS),讓學生除了學術以外,也涉獵不同範疇,擴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