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2025|新生難以適應?I型人點識朋友?即睇中小學校長教路應對

更新時間:06:30 2025-08-28 HKT
發佈時間:06:30 2025-08-28 HKT

經歷漫長的暑假後,下周一就是開學的大日子。不過,部分家長或會留意到子女對開學產生焦慮,有機會在開學前期出現適應的問題。《星島教育》特別邀請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兼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副校長黃子茵及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兼香港潮商學校校長詹漢銘,講解開學適應問題的成因和應對方法。

開學2025|開學適應問題的成因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兼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表示,任何人在面對不確定的事情,或預期將有挑戰出現時,都需要適應的過程。「一個中一的學生,和一個中三或中四、中五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挑戰、學習或成長階段的需要和狀況都很不同,所以出現開學適應問題是很自然的事。」她指,中一新生的開學適應問題最為明顯,主要來自以下3方面的挑戰:

開學2025|中一生開學所面對的3方面挑戰

1. 朋輩關係

首先是同學能否找到一個陪伴,對他們這個年齡來說,找到可以互相認同的朋友是很重要。

2. 學業

同學面對的學科甚至教學語言都很陌生,對學習習慣的要求亦不同,例如寫筆記、電子學習等也有相應要求。

3. 自我認同

校方和家長需要一起幫助同學,要讓同學明白自己已經不是小朋友,而是一個少年人,可以逐步成為一個有更多能力照顧自己的人。

開學2025|小一生易出現適應困難的3種情況

小學方面,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副校長、專門負責小一新生適應的黃子茵表示,每年都有小一新生未能適應開學,情況頗為普遍。她指由幼稚園升上小一,容易出現適應困難,主要是經歷許多轉變,當中包括以下3種情況:

  1. 學習環境的變化
  2. 面對新的老師和同學
  3. 學習內容和模式的轉變

開學2025|開學適應困難的壓力反應

何玉芬解釋,有相關適應困難的中學生,普遍會感到焦慮,「焦慮是有不同程度之分,而不是絕對的1或0。不過每人的焦慮源頭都不一樣,有些是人際方面,有些卻是學業方面。亦有同學對自身要求很高,生怕未能達到從前的優異成績。」至於未能適應開學的小學生,黃子茵表示他們通常會有在校內哭喊的情況。

開學2025|如何應對中學生開學適應

要處理中學生開學適應情況,學生、校方和家長都要一起合作,從多方面應對:

1. 主動說出問題

學生要主動將問題說出,讓別人可以給予適當支援。

2. 交友切忌心急

在交友方面,切忌過於心急,同學可參與校內的球隊、制服團隊、音樂團隊等群體,慢慢認識新朋友。

3. I型人更主動交友

現時流行將人們的個性分為E型(Extrovert,外向)和I型(Introvert,內向),除了校方可嘗試讓E型人和I型人交朋友外,何玉芬認為I型人同學亦應更主動,「如果我們只是着重如何幫助他們,或會忽略他們本身也是一個青少年,擁有自我成長和突破難處的能力。」

4. 舉辦新生適應活動

校方可以舉辦一些給新生的涵接班和適應活動,由學校的師兄師姐指導。另外學校亦可舉辦家長分享會,讓同樣緊張的中一新生父母,可跟過來人傾訴。

5. 開學初設寬限期

考慮到學生在開學初期需時適應,校方也可設立兩星期的寬限期,在這段期間,即使學生漏帶或欠交功課,亦不會受罰。

6. 家長情緒支援學生

家長亦可成為學生情緒上的支援,和子女一起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何玉芬強調,保持正面思維,以及肯踏出第一步嘗試,都是學生需要的心態。「這些都是成長型思維的關鍵概念,當中不是說一定要考第一,而是只要一個人肯去努力,就會比之前進步。可能努力過後只會有少許成績,但亦會慢慢進步。如果同學擁有這種成長型思維,基本上都不需要擔心他們,因為人生亦是如此,即使是成年人都需要有這種心態。」

開學2025|如何應對小學生開學適應

要應對小學生開學適應問題,則應讓小一新生有開學的心理準備,從而減低對開學的不適應:

1. 做好開學心理準備

黃子茵表示,家長可以預先和子女一起打開小一的教科書,讓小朋友知道將來要學習的科目。過程中家長亦可讚賞子女即將成為小學生,可以學到這些知識,令他們對自己的小學生身份感到自豪。

2. 舉辦小一適應課

以黃子茵任教的學校為例,校方會在為期3天的適應課中,讓新生認識學校環境和老師,以及模擬上課過程,增加對學校和課堂的熟悉感。

3. 建立有序生活習慣

詹漢銘建議,同學應該開始調節好作息時間,建立有序生活習慣。「假如在暑假期間習慣晚起床,現在就要提早至晚上9至10時睡覺,早上6至7時就要起床,將生理時鐘調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