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揭旅遊保險「魔鬼細節」|Claim錢預期有落差!旅程延誤唔包自駕遊/行李、航班Delay條款要睇清
發佈時間:10:43 2025-11-17 HKT
消委會旅遊保險|香港人熱愛旅遊,無論是短途還是長途旅行,都希望玩得開心又安心。很多人出發前會購買旅遊保險,以防萬一。不過,旅途中的突發狀況,例如天氣不佳、航班延誤甚至取消,都可能打亂計劃,更可能引致額外的金錢損失。消費者委員會(下稱消委會)今日(17日)就公布3則關於旅遊保險索償爭議的投訴,發現當我們向保險公司索償時,結果有時卻未如人意。
消委會旅遊保險投訴過案 1. 返抵香港行李延誤31小時,索償為何被拒?


李小姐在9月前往加拿大旅行,出發前已向A保險公司購買了旅遊保險。整個旅程都十分順利,直到她踏上歸途。9月25日下午,她乘坐的航班準時抵達香港,但她寄艙的行李卻沒有隨機到達。
經航空公司查證,原來李小姐的行李被遺留在溫哥華機場。直到第二天的晚上約10時30分,航空公司才將行李送到她的住處。整個過程,行李足足延誤了約31個小時。
李小姐翻查保單,發現條款列明「行李延誤」每6小時可獲賠償,最高可達300元。於是,她向A保險公司申請索償1,500元。沒想到,保險公司卻以「回程航班的行李延誤不屬於保障範圍」為由,拒絕了她的申請。李小姐對此感到不解,認為旅遊保險理應保障整個旅程,包括回程,因此向消委會投訴。
消委會跟進:保單條款是關鍵
A保險公司向消委會解釋,保單中「行李延誤」這項保障,其目的是為了讓受保人抵達外遊目的地後,若因行李延誤而需要緊急購買必需品(如替換衣物、洗漱用品等)時,提供實報實銷的補貼。
此外,保單的「不保事項」中也清楚列明,任何在受保人返回香港後所產生的損失,均不在「行李延誤」的保障範圍內。保險公司指出,由於李小姐已返回香港的住所,家中應有足夠的生活必需品,不存在需要緊急購物的實際需要。因此,經過審視後,仍然決定拒絕賠償。最終,雙方未能就此達成共識。
投保貼士:認清「目的地」與「居住地」的分別
這個案清楚地告訴我們,在購買旅遊保險時,必須仔細閱讀以下兩點:
- 保障範圍的定義: 了解保單中「行李延誤」的保障,究竟是指在「外遊目的地」的延誤,還是也包括返回「香港居住地」的延誤。
- 「不保事項」: 特別留意保單中列明的「不保事項」,很多時候,這裡會明確寫出哪些情況是不會獲得賠償的。
消委會旅遊保險投訴過案 2. 因工業行動航班取消,為何買了保險也不賠?

鄭小姐計劃了一個長達兩個多月的歐洲旅行。出發前,她細心地向B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全球保障的旅遊保險,保障期由6月7日覆蓋到8月1日,保費大約是850元。
6月7日,鄭小姐順利從香港出發。在歐洲遊玩期間,她於6月26日預訂了一張7月10日從意大利飛往英國的機票。沒想到,出發當日航空公司因工業行動宣布取消航班,而且無法確定何時才能復飛。為了不耽誤之後的行程,鄭小姐只能趕緊購買另一班在7月12日起飛的機票,這一延誤,足足長達32小時。
機票是「出發前」還是「旅程中」購買?
回到香港後,鄭小姐查看保單,上面寫著航班延誤每6小時可賠償250元。因此,她向保險公司申請1,250元的賠償。
但一個月後,保險公司卻拒絕了她的申請。保險公司解釋,雖然工業行動屬於受保範圍,但條款指明,這項保障只適用於在「旅程開始前(即6月7日前)」已經預訂好的機票。由於鄭小姐這張出問題的機票,是在她離開香港、旅程開始後才購買的,所以不符合賠償條件。
鄭小姐對此感到十分不滿,她認為對於長途旅行來說,很難在出發前就買好所有車票和機票。於是,她決定向保險投訴局和消委會求助。
消委會跟進結果:保險公司願意作「特別安排」
消委會介入後,B保險公司初期仍堅持原來的理據。不過,經過多番調解,保險公司最終願意作出「特別安排」,向鄭小姐賠償1,250元,事件總算得到解決。
投保貼士:長途旅行更要讀懂保單細則
這個案提醒所有喜歡去旅行的朋友:
- 了解細則: 購買保險時,不要只看價錢和大概的保障範圍,一定要花時間了解清楚裡面的詳細條款,特別是關於「行程延誤」或「行程更改」的部分。
- 留意購票時間: 如果您的旅程較長,並計劃在途中才購買一些機票或車票,最好在投保前先向保險公司查詢,確認這些「旅程中購買」的交通票是否也受到保障。
消委會旅遊保險投訴過案 3. 日本租車自駕遊遇大風雪被困 索償被拒

近年來,越來越多香港人喜歡到外地自駕遊,自己租車揸車,行程自由又方便。不過,這種旅遊方式雖然寫意,但遇上突發情況時,我們購買的旅遊保險又是否真的能提供保障呢?徐先生在今年3月到日本進行為期七天的自駕遊,出發前,他向C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旅遊保險,保費約350元。
旅程其中一天,他中午駕車前往位於山上的酒店。沒想到,途中遇上突如其來的大風雪,整部車被困在山區公路上,動彈不得,時間長達八個多小時。最後,徐先生需要召喚緊急道路救援服務才能脫困,並在救援人員的護送下,直到第二天的凌晨約5點才安全抵達酒店。
旅程結束後,徐先生認為這次意外縮短了他在酒店的住宿時間,也嚴重影響了住宿體驗。因此,他向C保險公司申請索償,要求賠償緊急救援服務費和一晚的酒店費用,合共約10萬日圓(約5,000多港元)。
然而,保險公司卻回覆,他的索償申請不在保障範圍之內。徐先生對此感到不滿,認為自己的情況應該屬於保單中的「旅程阻礙」或「旅程延誤」,並要求保險公司重新審核。可惜,經過數星期的等待,保險公司仍然堅持原判,其後更沒有再提供進一步的解釋。無計可施之下,徐先生只好向消委會求助。
消委會跟進:揭開保單條款「細則」
C保險公司向消委會解釋了拒絕賠償的詳細原因:
- 不符合「旅程阻礙」的定義: 保單列明,「旅程阻礙」保障的是受保人需要縮短整個旅程提早回港,或更改路線所造成的損失。徐先生只是延誤了抵達酒店的時間,整個旅行計劃並未縮短或更改,因此不適用。
- 不符合「旅程延誤」的定義: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保單指明,「旅程延誤」保障的是公共交通工具(例如飛機、渡輪、巴士或火車)因惡劣天氣等原因延誤。受保人必須持有相關的登機證或車票作證明。然而,徐先生所租用的私家車屬於自駕性質,並不屬於「公共交通工具」,因此無法獲得這項保障。
保險公司表示,已檢視過保單中所有其他保障項目,例如個人意外、醫療費用等,但徐先生的情況全都不適用,因此最終未能作出任何賠償。
投保貼士:自駕遊投保前要問清楚
這個案提醒我們,自駕遊的風險與一般乘搭公共交通的旅行有所不同。在購買旅遊保險時,必須注意:
- 「旅程延誤」通常不保自駕: 大部分標準旅遊保險的「旅程延誤」保障,都只限於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
- 了解清楚條款定義: 不要單憑「旅程阻礙」、「旅程延誤」這些字面意思去理解,應細心閱讀保單內對這些詞語的詳細定義。
- 查詢額外保障: 如果您計劃自駕遊,投保前應主動向保險公司查詢,保單是否涵蓋與自駕相關的意外(例如租用的車輛發生故障、因天氣被困等)。有需要時,可考慮購買專門為自駕遊而設的額外保障,才能玩得更安心。
消委會教路:旅遊保險精明消費錦囊,4大貼士你要知!
從上面幾個真實個案可見,買旅遊保險原來大有學問。想玩得開心又放心,出發前就要做好功課。消委會為大家準備了以下四大貼士,只要記住,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貼士一:投保前做足功課,保留所有「證據」
每一份旅遊保險的保障範圍和條款都不同,價錢平不代表最好。購買前,大家應該:
-
貨比三家,睇清條款: 花少少時間比較不同保險計劃「保啲乜」和「唔保啲乜」(即保障範圍及不保事項)。
-
有疑問,先問清楚: 如果計劃去玩一些特別活動,例如潛水、滑雪,甚至跳降傘等,不確定保險是否受保,就一定要在買之前打電話問清楚保險公司。
-
保留所有單據: 投保後,記得要保存好保單文件、預訂酒店和機票的紀錄、以及所有消費收據。萬一需要索償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證據。
貼士二:自駕遊要「額外保障」,普通旅遊保險或不夠
自駕遊雖然自由,但風險也和一般旅行不同。大家要留意:
-
普通旅遊保險未必保自駕意外: 正如徐先生的個案,因天氣或車輛問題引致的延誤,很多普通旅遊保險的「旅程延誤」保障是不包括自駕部分的。
-
考慮「租車專用」的額外保險: 租車時,可以考慮加購一些專為租車而設的保險,例如:
-
碰撞損害豁免險(CDW): 簡單來說,就是萬一租來的車有碰撞或損壞,可以減少甚至免除你的維修賠償責任。
-
第三者責任險: 如果不幸發生意外,撞到其他人或車,這份保險可以幫忙賠償對方的損失。
-
緊急道路救援: 有些保險計劃提供24小時的拖車或緊急維修支援,對於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駕車,會安心很多。
-
貼士三:讀懂保單內的「字典」,魔鬼在細節
每份保險合約後面,通常都有一頁叫「詞彙釋義」,就像一份專為這份保單而設的「字典」。它會清楚解釋保單內每個關鍵詞語的意思。例如:
-
「旅程」可能定義為由「離開香港一刻」開始計算。
-
「預訂旅程」可能指明是「出發前已付款」的項目。
這些定義直接影響索償的結果,就好像之前鄭小姐的個案,就是因為機票在「旅程」開始後才買,而不符合「預訂旅程」的定義。所以,投保前一定要細心閱讀這部分。
貼士四:與保險公司有爭拗?去哪裡求助?
如果不幸與保險公司在索償上出現爭議,並且無法解決,大家除了可以聯絡消委會外,還有以下兩個機構可以幫忙:
-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
-
負責什麼? 主要監管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的操守。
-
什麼時候找它? 如果你懷疑保險經紀在銷售時有誤導、講大話,或用了不良手法,就可以向保監局投訴。
-
-
-
保險投訴局(投訴局):
-
負責什麼? 專門處理關於「索償」的爭議。
-
什麼時候找它? 如果你認為保險公司應該賠錢但他們拒絕,或者你對賠償金額不滿意,就可以向投訴局求助。
-
-
資料來源:消委會《選擇》月刊589期
延伸閱讀:港人入住大阪膠囊酒店被偷銀包!現金/信用卡/身份證全失 2點質疑酒店監守自盜:超級可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