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生專訪|2歲確診自閉症 憑DSE佳績入中大 母親獨力撫養 成兒子最強fans
發佈時間:12:00 2025-09-20 HKT

現年19歲的曾賀笙,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理學課程一年級。他在今年的中學文憑試(DSE)考獲6科27分成績,計劃主修生物及化學雙主修課程。有別於其他成績優異的學生,曾賀笙在2歲多時確診自閉症,小時難以與別人溝通,幸而獲其母Sue貼身照料,鼓勵他積極學習及訓練,並融入兒子社交生活,在不一樣的成長路上同行。曾賀笙與母親接受《星島教育》專訪時表示,要跟患有自閉症的子女相處,家長不需要在人生路上帶領他們,反而是跟着子女走,按他們的喜好及方向發展所長。
SEN學生|2歲確診自閉症 母親曾歷情緒崩潰
在剛過去的暑假度過了19歲生日的曾賀笙,2歲多時經健康院檢查確診自閉症。在幼童階段,他已經展現出典型的自閉症症狀,例如喜歡將玩具車整齊排列,或者整整一小時只看着風扇轉動。當賀笙確診自閉症後,其母Sue坦言曾經歷情緒崩潰,「最初每晚都睡不着,後來賀笙3歲生日時,我決定寫信給自己,叫自己積極面對,就開始上網搜尋許多相關資料,積極學習做言語及肌力訓練。」
曾賀笙小時難以與別人溝通,不會表達自己,亦容易情緒失控,不時大叫和在地上打滾,小學時曾被同學言語欺凌。後來,Sue主動與涉事同學溝通,成功令二人和好,「我教賀笙要懂得原諒,因為他會有一些與別人不同的行為,例如自言自語或『手指指』,他長大後亦會如此。既然我們阻止不了別人的看法,倒不如自己不要去生氣,學會原諒對方。」
SEN學生|舉燈牌支持兒子 積極融入兒子生活

Sue在兒子年幼時跟丈夫分開,作為單親母親,她除了獨力照顧曾賀笙的日常生活外,亦積極融入兒子的學校和社交生活。曾賀笙中學時就讀位於馬鞍山的曾璧山(崇蘭)中學,其校長何沛勝憶述曾母經常到校支持兒子,「學校的聖誕聯歡會、活力跑、畢業禮等活動上,都可看見賀笙母親的身影,更會像其他偶像支持者般,舉起燈牌支持賀笙。即使是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亦很少如此積極地鼓勵子女。」
對於母親的傾力支持,曾賀笙表示高興,更沒想過會在畢業禮上獲得眾多同學的歡呼聲。由最初受同學排斥,到後來開始有同學主動交朋友,這些轉變都見證了他的成長,「雖然現在不算多朋友,但在學校活動時,其他同學也會上前一起自拍。」
SEN學生|保持樂觀心境 將困難視為挑戰

曾賀笙小學時容易情緒不穩,隨着他逐漸長大,情緒亦開始穩定起來,學業漸上軌道,更在中學連續6年考獲全級第一的佳績。「記得中一時很怕自己會不及格,後來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之後更獲全級第一,於是以6年全級第一為目標。」Sue知道兒子擁有良好記憶力,早在中一開始便讓他每天抄寫課本,直至高中才因應學習模式轉變,改為做題目練習,最終在DSE考獲6科27分的成績,順利升讀心儀的中文大學理學課程。
在獨力照顧自閉症兒子的路上,Sue由最初的情緒崩潰,到現在感恩兒子能考上大學。縱然曾面對不少困難,只要保持樂觀心境,總會迎來柳暗花明的時刻,「即使有多少困難,都可以將它們視為挑戰,就會過得容易點。」兩母子一直互相支持,成為最好朋友,曾賀笙亦感激母親對自己的愛。他倆認為,要跟自閉症的孩子相處,家長並不需要做領頭的角色,最重要是跟着子女的意向走,以及適時在他們身邊引導。
Sue更以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形容家長對待自閉症子女的心態,「不少處境相似的家長都會問我,為何你可以這麼有耐性?我說其實很簡單,只要將子女當作自己的男女朋友看待,就自然會展現自己最溫柔的一面,亦不會對對方有過多要求。」
記者:周倩儀 攝影:盧江球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