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日本長野 傳統產業的前路|公民視野
發佈時間:14:00 2025-08-03 HKT

公民視點
在不同已發展國家和地區念茲在茲於發展高新科技和創意產業的同時,一些傳統產業,如農業、林業、製造業等,雖然經常被視為一實體經濟的根本,卻往往被視為增長緩慢和過時而受忽視;近20多年的「少子化」和生產工序外包化的趨勢,以及面對外來商品的激烈競爭,更令這些傳統產業的衰落,成為已發展地區普遍的現象。曾作為製造業大國的日本自是難以倖免。到底如日本這樣以傳統產業自豪的國家,是如何應對這些產業的沒落,挽狂瀾於既倒呢?

秋祭振興產業活動
在上年9月乍寒還熱的初秋時節,筆者去了一趟長野縣。這個向來以自然風光和廣闊山脈及森林著稱的地區,長期以來也以繁盛的農業,特別是葡萄、蘋果、蕎麥等特產為驕傲。當然,一如日本其他大都市圈以外的地區,上述產業近年在長野也面臨着規模萎縮、工作人數劇減乃至難以存續的困境。


筆者到訪之時,正值長野市主要觀光地善光寺門前,延伸至長野站的參道舉行一年一度的善光寺秋祭。雖說是秋祭,但其實是當地商店和產業的年度振興活動更為貼切:不但有小店舖和流動商販在售賣當地的食品、商品和農產品,而且還有長野縣的林業、運輸公司等不同企業的體驗及宣傳活動,也有縣內農場的推廣活動。凡此種種,均讓人看到,當地的傳統產業如何努力讓當地人看到這些產業的價值和重要性。

「支撐整個日本的工作」
當中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一間林業公司的推廣活動。這一向被視為重勞力、吃力不討好的行業,正面對從業員逐年減少,乏人入行的問題。而在秋祭的推廣攤位中,可以見到展示了實際作業用的大型伐木機和運輸車,以及供人們嘗試乘搭和操作的體驗活動。攤位的宣傳標語「想體驗和大自然共同生活的工作嗎?」也可說是利用日本向來為人稱道的自然風貌為包裝,向人們推廣林業工作的宣傳方式吧。

走訪秋祭內的各個攤位,均見到不同產業的人們在賣力傳達着這些產業對社區、對當地的意義。其中一個農場的宣傳標語「這是支撐起整個日本的工作」,不禁令筆者想起:是的,這些傳統產業確實長期在支撐着一地的經濟乃至生活,在可見的將來仍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為這些產業尋找出路,不但對日本,對香港,乃至整個世界,實在是不能忽視的課題。

長野縣風景如畫:
公民思考
- 傳統產業在現代社會中有何重要性和價值?
- 日本應對傳統產業沒落的經驗,對香港有何可借鑑之處?
- 香港擁有眾多具價值的傳統產業,不同持份者可如何讓這些產業,在現代社會繼續發揮價值和作用?
公民素養
對群體的歸屬感是重要的公民素養,這能讓我們看到,眾多傳統產業不只是產業,而是長期以來支撐着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重要支柱;也能從而推動我們去思考,該如何繼續傳承這些重要的產業。
文:劉卓輝多元學習坊高級業務發展主任
(本專欄由EDUTION NETWORK統籌供稿)
圖:好運日本行、維基百科、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