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5|陳美齡推教養漫畫 藉32個日常小故事 拆解育兒誤區助溝通

更新時間:11:48 2025-07-21 HKT
發佈時間:11:48 2025-07-21 HKT

育兒從來都是家長的一大課題,所以不少家長都喜歡閱讀教養書籍,希望從中學習育兒策略。Elsie知道,今年書展亦有多本針對家庭教育的新書推出,其中身兼藝人、作家及教育家身份的陳美齡(Agnes),就推出新書《智慧父母:32個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以溫暖治癒的手繪圖畫形式,點出親子日常相處常見的誤區,並提供有效溝通方法,為家長提供一份實用的改善指南。

圖畫書更容易理解

新書以手繪圖畫形式,點出親子相處的常見誤區,提供有效溝通方法。
新書以手繪圖畫形式,點出親子相處的常見誤區,提供有效溝通方法。

過往曾出版多本著作的Agnes,對推出教養書籍可謂經驗豐富。今次首度推出以漫畫方式呈現家庭教育作品,為何有這個想法?Elsie早前跟Agnes談過,得知原來她想將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化,於是決定採用讀者容易理解的形式,將內容以一個個漫畫故事來呈現。「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閱讀,或許喜歡但沒時間,所以不如出版一本給大人看的圖畫書,利用一個漫畫化的故事形式,使讀者容易理解。」

聽Agnes講,她留意到一個普遍育兒現象,就是即使家長很愛他們的子女,亦會無意間說了一些傷害他們的話,或做出一些影響孩子成長的行為。她舉例有時家長答應了子女一起做一件事,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而做不到,孩子便會感到自己在父母心裏沒有價值,亦不再相信父母。其實只要家長堅持履行對孩子的承諾,縱使結果不完美,孩子亦會覺得自己有被珍視。

良好家教影響做人

新書其中一個故事〈孩子提問時,不要說「等一下」〉,將日常育兒情節漫畫化,帶出鼓勵子女發問的教育方式。
新書其中一個故事〈孩子提問時,不要說「等一下」〉,將日常育兒情節漫畫化,帶出鼓勵子女發問的教育方式。

Agnes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止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會感染他們變得好學、有道德原則、有同理心等,對他們的成長有莫大裨益。因此,她在書中揀選了32個日常育兒小故事,用漫畫剖析常見教育誤區,期望家長從家庭教育做起,讓子女成為更好的人。「假如學校可以教育到小朋友如何做人,當然非常感激,但教不到也是正常,始終學校只是教書的地方,所以需要我們在家裏親自教導。」

Elsie看過其中一個故事〈孩子提問時,不要說「等一下」〉,故事的開端,Agnes用漫畫形式指出家長的教育誤區,就是不應該在孩子提問時隨便打發他們,然後再提供正確做法,如即使家長正在忙碌,也應該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好好解答孩子的疑問,讓他們知道發問是父母喜歡的好習慣,令他們充滿好奇心,成為好學的人。每個故事的最後還附以一篇文字解說,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說明當中的好處。故事篇幅不長,適合家長隨時閱讀。

孩子成長「智愛家」

新書的32個故事,按主題分為3個章節,分別是「智」、「愛」和「家」,涵蓋孩子成長的各個方面。Agnes表示,這3個元素對孩子至關重要,「首先,小朋友要有智能;在學習中為他們提供智能,亦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其次,孩子不止要懂得愛人和接受愛,還要有愛心,我認為孩子的童年,應該充滿愛。最後,我們強調家庭教育,所以家庭要有良好的氣氛,充滿家庭溫暖。」

事實上,當孩子沐浴於愛和家庭溫暖時,對他們的成長充滿益處。他們會較能夠面對挫折,亦較願意接受挑戰,減低出現「玻璃心」的機會。同時,孩子會成為心寬的人,不會自私、自大和自卑。

Agnes以子女每晚臨睡前的心情作例子,指當小朋友以好心情入睡,除了提高睡眠質素、讓他們的情緒和學習狀態變好之外,亦可讓他們感受到滿滿的愛,從而在他們心裏埋下一顆愛的種子。

要出版一本給大人看的圖畫教養書,需要多方面的配合。Agnes說在過程中,須面對許多挑戰,「寫完故事後,須尋找一位合適的畫家創作插畫。而在構思插畫時,又要考慮如何將內容圖像化;每次畫畢亦要核對,總共用了最少半年時間來回溝通及創作。」

書展可獲8折優惠

教養書籍向來甚少以漫畫形式呈現,即使是漫畫,通常以兒童為目標讀者。此書卻以家長為對象,為此類書籍的嶄新嘗試。Agnes期望讀者可以從看書的過程中,短時間內收穫家庭教育知識,「將知識立體化,化成畫面,比看影片更好,因為閱讀圖畫書的時間,可以比觀看影片的時間短,所以這是短時間內獲得立體知識的一個好方法。」

《智慧父母:32個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由新雅文化出版,書展期間在新雅攤位發售,原價每冊$88,新雅書迷會會員可享有78折優惠,非會員亦有8折,書迷們可以留意。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