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天府之國」起源|地圖看世界

更新時間:14:00 2025-06-27 HKT
發佈時間:14:00 2025-06-27 HKT

夏天將至,雨水充沛,很多河流水位上漲,有機會造成氾濫及水災,而位於我國四川省內的岷江本來亦是如此。但在二千多年前,興建了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令到四川不但解決水患,更有了「天府之國」的稱譽,它就是都江堰,今時今日仍然在發揮作用。更因為都江堰的重要性及歷史意義重大,旁邊的城市亦是以它命名。

都江堰風景區不但具深厚歷史,景色也非常優美:

地理訊息

  • 名字:都江堰 Dujiangyan
  • 國家:中國
  • 經緯度:30.989°N,103.648°E
  • 總面積:1,208.44 平方公里
  • 毗鄰:成都、重慶

始於秦因治水而出現

都江堰市,是四川省轄下縣級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早在新石器時代,這一帶已經有古蜀國的部落定居。到戰國時期,秦國在公元前316年滅古蜀國並建立了蜀郡,都江堰一帶也在蜀郡之中。

秦國希望在蜀地發展農業,但整個成都平原被岷江貫穿,南面地勢較低,因為岷江氾濫而水患頻生,北面則長期乾旱,整個成都平原都農產量貧乏。為了解決蜀地的農業問題,公元前256至前251年,時任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了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有防洪排沙、引水灌溉的作用,令到整個成都平原都得到灌溉,往後蜀地農業發展蓬勃,「天府之國」的美譽也由此而來,甚至到今天都江堰還在使用,「堰」在當時是各種水利設施的統稱。

水利工程一開始不是叫都江堰,秦國時叫做「湔堋」,也稱作「灌口」。李冰在當地設置了機構「湔氐道」,負責對都江堰進行定期修復工程。後來為了管理當地居民和工程,秦朝時在工程旁建造了「湔氐縣」,是都江堰市最早的前身。都江堰一直灌溉着成都平原,因此歷朝歷代都保留了都江堰旁的縣城,以便於管理和修復。三國蜀漢時期,湔氐縣被稱為「都安縣」,工程也改名為「都安堰」;唐朝稱為「楗尾堰」,旁邊設有「導江縣」和「青城縣」。到了宋朝,正式將整個水利工程命名為「都江堰」,而旁邊的城池則變成灌州,明朝時將灌州降級為灌縣。

都江堰水利工程:

水利推動農業蓬勃旅遊暢旺

到現代,政府在1988年將灌縣改為市,並以旁邊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命名,正式叫做都江堰市,目前已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今日的都江堰市以發展旅遊業為主,為處城市旁邊的就是岷江和都江堰水利工程風景區,且還有很多古蹟,例如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往一覽這個最古老水利工程。據統計,2024年都江堰水利風景區共接待遊客逾780萬。而位於都江堰市附近的青城山,是道教發源地之一,更因山內景色優美而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同樣吸引了很多遊客,目前都江堰和青城被列入同一個世界遺產名錄項目。遊客人數增加亦帶動了都江堰市內的餐飲、零售、酒店等行業的發展。

都江堰市位於水利工程的起點,同樣得到岷江江水的灌溉,因此農業蓬勃,農產量豐富,加上臨近岷江,捕魚業也發達。都江堰市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等,更有獼猴桃、茶葉、竹筍等5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其中獼猴桃更是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21年,都江堰農業總產值達63億人民幣,且因為位置靠近成都,更有助都江堰的農產品流通和發售。

都江堰市源於都江堰,二千多年間,都江堰一直滋潤着四川的土地,而都江堰市也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着這個龐大工程,慢慢成為一座歷史名城,甚至在往後也為「天府之國」持續貢獻着。

江堰的二王廟和青城山:

文:楊璨珉 圖:永安旅遊都江堰水利工程@Tripadvisor旅游狂魔夏夏夏@搜狐文史走廊@搜狐河南省水利廳都江堰景區@Trip.com青城山@Trip.com、維基百科、網上圖片

地圖看世界系列:

博洛尼亞 歐洲文化之都|地圖看世界

越南會安 中日法文化交匯|地圖看世界

直布羅陀 地中海的咽喉|地圖看世界

丘吉爾 世界北極熊之都|地圖看世界

麥加 伊斯蘭教聖城|地圖看世界

探索世界系列:

高加索 歐亞古文明之寶|探索世界

羅馬尼亞 吸血鬼故鄉|探索世界

捷克 中世紀瑰麗古城|探索世界

波蘭 蕭邦的故鄉|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