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亞 歐洲文化之都|地圖看世界

更新時間:14:00 2025-04-04 HKT
發佈時間:14:00 2025-04-04 HKT

提到意大利,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羅馬、米蘭,其實北部的博洛尼亞同樣是一個重要城市,至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擁有歐洲最大的歷史城區之一,數百年的建築在這裏隨處可見。其市內的博洛尼亞大學,是普遍認為的「世界上最古老大學」,在學術界有着重要地位。博洛尼亞歷史文化氣息濃厚,工業水平同樣名列前茅,令其成為一座能兼顧文化和經濟的名城。

地理訊息

  • 名字:博洛尼亞 Bologna
  • 國家:意大利
  • 經緯度:44.643°N,11.817°E
  • 總面積:140.86平方公里
  • 毗鄰:聖馬利諾、克羅地亞

歷史:最古老大學學者慕名至

博洛尼亞是艾米利亞-羅曼尼亞大區的首府,有着悠久的歷史,公元前9世紀就有人在這裏聚居,到前6世紀,伊特魯尼亞人在這裏建造城市「Felsina」,但在前4世紀被高盧人佔領,又在前196年被羅馬殖民,這座城市改稱「博洛尼亞」。在羅馬統治下,博洛尼亞越漸繁榮,人口逾2萬。羅馬帝國滅亡後,博洛尼亞先後被拜占庭帝國、倫巴底王國和卡洛林帝國統治,並在9世紀末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

到10世紀,博洛尼亞迎來一次大變革,公元1088年,佩波內、依內里奧等一眾學者在這座城市成立了世界上第一間法學院,主要研究羅馬法(古羅馬的法律),並吸引許多歐洲學者加入。11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頒布法例,賦予師生們居住權和司法獨立權,作為研究場所獨立於任何政治權力,這座法學院就是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前身。大學的出現令到人口急增,也吸引了很多工匠和商人前往,為師生提供日常生活需求,進一步促進博洛尼亞的經濟和工業蓬勃發展。

14世紀起,很多天文學、醫學、算術、神學等範疇的學者奔赴大學,也誕生了很多著名人物,例如寫下《神曲》的但丁、提出「地動說」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等。大學在16世紀時還開創了一種名為「自然魔法」的教學方法,即今天的實驗科學。

圖中的阿奇吉納西歐宮,曾是博洛尼亞大學的主樓,現在是市立阿奇吉納西歐圖書館。
圖中的阿奇吉納西歐宮,曾是博洛尼亞大學的主樓,現在是市立阿奇吉納西歐圖書館。

文化:音樂之都肥胖之都

博洛尼亞從中世紀就是歐洲前五大城市,至今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雖然在二戰期間受到轟炸,但仍有1.4平方公里的歷史建築群保留下來,現時是歐洲第二大規模的歷史城區。博洛尼亞保留了不同時期的古蹟,包括有900多年歷史的博洛尼亞雙塔、1567年落成的海神噴泉、17世紀的聖白托略大殿等。

逾2,000年的積累,博洛尼亞成為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因博洛尼亞大學的特殊性而被稱為「學習之都」,該大學也在1988年900年校慶時,由歐洲430位大學校長宣布為「大學之母」。博洛尼亞在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音樂之都」,古典樂、爵士樂、電子樂、民歌等都在當地流行,而歌劇更是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活動,其中一間公共劇院從1547年營業至今。

博洛尼亞還因為有豐富的美食而叫做「肥胖之都」,例如大家都熟知的番茄肉醬就是發源於博洛尼亞,千層麵、意大利餃子、意大利香腸都是當地特產。

博洛尼亞是意大利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有賴於其多元化產業。工業、農業、牧畜都是經濟支柱,因此農業機械、食品、紡織、製鞋等行業都非常蓬勃,電單車生產商杜卡迪和跑車製造商林寶堅尼的總部都設於當地。豐富的工業產品有利於博洛尼亞與其他地區進行商貿活動,令博洛尼亞成為意大利重要的貿易和批發市場。博洛尼亞有一個大型博覽會區域,每年都會舉辦大型汽車展覽、瓷磚展覽、食品博覽會、農業機械展覽會等。

文:楊璨珉 圖:星島圖片庫、維基百科、網上圖片

地圖看世界系列:

越南會安 中日法文化交匯|地圖看世界

直布羅陀 地中海的咽喉|地圖看世界

丘吉爾 世界北極熊之都|地圖看世界

麥加 伊斯蘭教聖城|地圖看世界

探索世界系列:

高加索 歐亞古文明之寶|探索世界

羅馬尼亞 吸血鬼故鄉|探索世界

捷克 中世紀瑰麗古城|探索世界

波蘭 蕭邦的故鄉|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