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翰 - 感恩的力量:從生活中培養孩子正向心態|家長教室
發佈時間:18:00 2025-11-26 HKT
感恩是一種對他人恩惠的感激與欣賞,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動。它讓我們專注於生活中的美好,並以積極態度面對挑戰。研究指出,感恩能提升幸福感、改善人際關係、促進心理健康,甚至影響腦內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讓人更快樂、更有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感恩心態並不困難。首先,父母可以通過「身教」示範,例如在餐桌上說:「食物真係好珍貴,我 要好好珍惜。」這樣孩子會學懂欣賞所擁有的一切,不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其次,通過「口述」引導,例如當孩子抱怨功課時,我們可以說:「我哋都試過覺得功課好辛苦,但努力完成之後會覺得好有成就感。而且,我哋有老師教導、有書可以讀,呢啲都係值得感恩嘅事。」這樣不再是單純比較,而是以我們的經驗帶出正面角度,幫助孩子理解感恩的價值。
再者,另一個有效方法是「感恩日記」,每天睡前,讓孩子在一本簿仔上寫出3件值得感恩的事,可能是「今日同朋友玩得好開心」、「媽媽煮咗我最鍾意嘅菜」、「老師幫我解答難題」。這樣能幫助孩子專注於正面事物,減少抱怨,增加欣賞。
最後,父母自身也要學會感恩,並表達對孩子的欣賞,例如說:「多謝你今日幫手做家務,真係幫咗我好多。」當孩子感受到被肯定,他們更容易學會回報與感激。
感恩不是一時的口號,而是一種生活哲學。風景不轉心境轉,當我們以感恩的心觀世界,幸福感自然會提升,家庭生活也會更和諧。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文:李卓翰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李卓翰先生。
延伸閱讀:
韓詠芝姑娘 - 從失敗中崛起: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家長教室
Laura姑娘 - 飯桌變手機派對?一家人如何重拾聊天樂趣|家長教室
梁康民 - 正視考試分數|家長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