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然 - 鄞縣之志:在王安石改革起點尋找教育初心|雪中送炭

更新時間:12:30 2025-11-18 HKT
發佈時間:12:30 2025-11-18 HKT

寧波,古稱鄞縣,不僅是江南水鄉的文化重鎮,更是北宋偉大政治家王安石改革的起點。在這片土地上,王安石由地方官一路走上宰相之位,推動新法,試圖挽救北宋積弱的政治與經濟結構。雖然其變法至今仍具爭議,但隨着劉子健、鄧廣銘、梁庚堯與鄧小南等史學家的深入詮釋,我們得以更清晰地理解王安石急切改革的初心與歷史背景。

王安石的「得君行道」理想,正是古代士人一展抱負的基礎。他在鄞縣任職期間,親歷民間疾苦,深感制度弊病,遂萌生改革之志。今日寧波的「忠應廟」正是紀念他的政績與精神。對我而言,王安石不止是歷史人物,更是一種精神象徵:在困境中仍堅持理想,勇於改變。

他那首著名詩作〈登飛來峰〉,正好映照其志向與胸懷:「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後兩句成為千古名句,亦是我在教育改革路上最深的共鳴。身處基層,面對制度與現實的重重障礙,唯有堅守初心、登高望遠,方能不被浮雲所蔽,見得理想之光。

有人曾問我,為何當年選擇到寧波工作。我笑言:「因為寧波是鄞縣,我希望在改革的起點,延續先賢的志業,改變基層教育的現狀。」這句話雖帶玩笑意味,卻蘊含我對教育改革的深切期盼。這些年來,雖然歷經傷痕與代價,但幸得一路有雪中送炭之人相伴,亦在法師古代聖賢的事功中吸取力量。

王安石、范仲淹等古人留下的痕跡,不止是史冊上的記錄,更是我在教育路上堅持的動力。他們的精神提醒我: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而是逆流而上的勇氣與堅持。我亦寄望我的兩位寶貝安滌,能以古人為鏡,從爸爸的失敗經驗中學習,在未來人生與事業的路途上做好準備,迎接更嚴峻的挑戰。

教育改革之路漫長而艱辛,但只要初心不改,總會有光。願天下有志改革者,在荊棘中仍能堅定前行,在風雨中仍能守住信念。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梁超然

作者為寧波第二中學校長,熱愛文史,以范仲淹王安石梁任公為師,心懷大同,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延伸閱讀:
梁超然 - 雪中送炭,命運中的一盞燈丨雪中送炭
梁超然 - 不可廢書,不可忘書:一位父親的閱讀傳承|雪中送炭
梁超然 - 安滌的名字,是我給女兒的祝福|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