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珊 - 教育家精神的踐行|教評心思
發佈時間:15:30 2025-11-17 HKT
日前,參與了「教育家精神巡迴宣講會」,來自中港澳教育工作者的故事中,王振義醫生從醫人到育人的經歷,完美詮釋了教育家精神的真諦。他以初心為基石、奉獻為態度、求知為方法、傳承為使命。他的經歷不僅觸動我心,更成為我踐行教育使命的指引。
宣講會後的星期一,正是新教師啟導的分享會,我刻意仿效王振義醫生的「開卷考試」理念,與新老師共同探討一堂好課的設計。
我引導他們思考,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對話。接着,新老師們紛紛分享這兩個月來的教學點滴,既有初為人師的喜悅,也有面對挑戰時的困惑與掙扎。
聽着他們的分享,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還記得初執教鞭時,我也曾為擬定試卷的深淺而苦惱,擔心題目太難挫傷學生信心,又怕過於簡單無法檢視真實學習成果。擔任班主任期間,更常常在處理學生衝突與師生關係中
感到疑惑。
教育之路從來不孤單,我鼓勵新老師們勇敢嘗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更要主動與同儕交流分享。我特別提到,教育最珍貴的回報往往需要時間醞釀,當多年後昔日的學生仍視你如家人摯友,願意與你分享生命的點滴,那種心靈的連結,才是教育生涯最豐碩的收穫。
王醫生的醫者仁心啟發我重新思考教育本質,並願以自身經歷影響新教師。這次經歷讓我體悟到,新教師培訓應融入教育者的生命故事。這些真實故事既能傳遞實務經驗,更能生動詮釋教育家精神,提醒我們不忘教育初衷、無私付出、求知求進和傳承的使命。
教育如同一場接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傳承者。我們承接前輩的啟迪,同時照亮後來的道路。當生命與生命相互影響,教育家精神就能傳承,就能照亮教育的美好明天。
文:楊佩珊
作者為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延伸閱讀:
翁港成 - 中史科「千古難題」有解?|教評心思
尹淑芬 - 科技育人 創新未來|教評心思
鄭家寶 - 龜寶驚喜破殼記|教評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