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然 - 雪中送炭,命運中的一盞燈丨雪中送炭

更新時間:18:30 2025-11-03 HKT
發佈時間:18:30 2025-11-03 HKT

有朋友笑問:「你這親子專欄,為何取名『雪中送炭』?」 我答道:「因為這是過去18個月以來,這4字是我最深的體悟。」

人生道阻且長,誰不曾行經低谷?古人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昔有范仲淹斷齏畫粥,於困頓中養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明有于謙,身居司徒高位,力挽狂瀾,卻終於政治暗流中殞落。其詩《石灰吟》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字字鏗鏘,道盡忠骨之志,令人敬佩。

反觀當世,價值往往與成敗畫上等號。我們的教育,慣於為勝利者歡呼,為成功者錦上添花,卻少了一份對失敗者的包容,與對默默守護者的看見。司馬遷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功名顯赫,而在於風雨中仍願為人撐傘。

美國領袖學經典,朱利安尼(Rudolph W. Giuliani)所著的《決策時刻》(Leadership)亦指出:「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能觸動人心。」真正的領袖力,並非立於山巔時的喝彩,而是身處幽谷時,仍願為他人點亮一盞燈的同理與勇氣。這份價值,遠比任何成績單上的分數,更值得教給我們的孩子。

我曾歷人生低谷,幸得那些「雪中送炭」之人扶我一把。這些人和事,或許無聲無息,卻在我最無助時伸出援手。回首過往,最令我感動的,不是那些為我喝采的人,而是那些在我跌倒時,默默扶我起來的人。

「患難見真情」,這句話千真萬確。我常對安滌說:「人如浮萍,難免有風雨,願你們在困境中遇上願意雪中送炭之人,更要學懂珍惜與回報。」也希望她們將來亦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那一炭溫暖。

願我們的教育,不止教孩子如何走向成功,更教他們如何於他人需要時,成為那份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梁超然

作者為寧波第二中學校長,熱愛文史,以范仲淹王安石梁任公為師,心懷大同,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延伸閱讀:
梁超然 - 不可廢書,不可忘書:一位父親的閱讀傳承|雪中送炭
梁超然 - 安滌的名字,是我給女兒的祝福|雪中送炭
梁超然 - 我和女兒的滑板生活|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