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敏 - 新的開始·新的修行丨視藝師語

更新時間:18:00 2025-10-30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10-30 HKT

在《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一書中,提到人類的生命就是藝術。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想做甚麼,並且去做,這是工匠做的事。如果你從一個疑問開始,並且以它來引導一場發現的冒險,這就是藝術創作人恆常思索的事。我們常常以為藝術就是繪畫、音樂,是才華橫溢的人才會整天做的事,但本書卻認為,真正的藝術創作人,可能就是你自己、你的人生。

書中提到20點不利於創作的念頭,會使生命墜入停滯,例如拖延、藉口、推託、懶散、沒靈感、生病、身心狀態不佳等原因,創造的意識會被動地堵塞,這就是創作的敵人。這些念頭在繁忙的教學生活中或會時常閃現,而對「乾涸」、「枯萎」的恐懼和對「完美」的執着,會圍堵了那條原本流動而波光粼粼的河流,形同周遭的時間仍在永無休止地流動,但在時間之外,一切卻同時靜止。

在教育工作中,無論我們是否身體力行地來創作,我們都應該以創作者的心態過活每一天。我們感知資料、過濾資料、收集資料,然後根據這些仍待討論的資料,為自己與學生擇取並創造一種體驗,以更新每天的學習。無論這麼做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已經主動參與了持續發現、持續創造的過程。

書中最後提出觀點:重新出發的契機。身處在教育這個行業有點意思,源自9月的矛盾性。9月意味着一年已過了大半,只剩3個月,還有甚麼想實現的事嗎?9月也象徵了開始,因為在新的學年,一切都得重新流轉與整理,而更新的代名詞是「改變」,以及未知的到來與發生,讓人如履薄冰卻真實地感受着。如本書所說,創造力是生而為人的本質,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即使未必所有創作在最後都能綻放,但退一步去想,這不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嗎?只要時常抱持一種新的心態,它可以引領我們通往所有眼未曾見、心也未曾想過的遠方。願我們都能被創造力擁抱,守護這個小星球,在創作世界中持續修行。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張紫敏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STEAM教師、香港藝術家。

延伸閱讀:
梁志芬 - 去到邊畫到邊的釜山之旅|視藝師語
陳國棟 - 靈育、美育及藝術跨領域探索(5)|視藝師語
朱啟文 - 「墨」上歸人|視藝師語